第62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岳飛一次次提起槍,又一次次放下! 他不怕遇到金人,因為以他的武藝,來幾百金人也攔不住他! 但是他一人,也攔不住那萬千金人! 他只是不懂!為什么天下會變成這樣? 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后,便大舉南侵攻宋。宋徽宗禪位于長子趙桓,即宋欽宗,次年改元靖康。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但最終還是選擇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銀,許割太原、河間、中山等三郡于金。 靖康元年,宋欽宗趙桓反悔割地,兩路金軍于攻破太原后會合,二次南下圍困開封。趙桓在求和的同時使人送蠟書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征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 不久后,汴梁城破,宋欽宗投降。 靖康之恥發生…… 二圣北狩,曾經的汴京夢華,變為泡影,汴梁城里,不知多少百姓化作枯骨,皇親貴胄,貴妃公主,在金人的鐵蹄下,不如豬狗! 北方大地陷落一片! 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劉浩負責招募義土,收編潰兵。太原、平定軍失陷后,從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的岳飛目睹過北方大地淪陷后場景的岳飛,意欲再次投軍! 但是他回過頭,卻看見老母年邁,妻兒力弱……這樣的一家子,在兵亂中,如何保全。 只是母親,看得出這份沉重……他拉起兒子的手。 “且去報國,且去報國……勿要擔心家里!” “江山如此,能待何人收拾?我兒勇武,勿在家中,虛度光陰!” 那一晚……岳母,在岳飛后背刺上“盡忠報國”四字為訓。 只希望兒子,能義無反顧,英勇報國! 國破山河在……總要有人出山,義無反顧,死不旋踵。 同年,岳飛第三次投軍,加入相州大營劉浩部隊。 這時岳飛第三次投軍,他扛著鋼槍,弓刀在馬……勢要掃清韃虜,讓胡人,還我河山?。?! 第465章 披肝瀝膽,上書千言;大名府外的相逢! 隨后,時間就到了,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六年的冬天,康王趙構到相州,于十二月初一日開燕北兵馬大元帥府,岳飛隨同劉浩所部一起劃歸大元帥府統轄。 劉浩為元帥府前軍統制,趙構命他南趨濬州、滑州方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自已則率領元帥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岳飛奉劉浩的命令,帶一支三百人的騎兵小隊往李固渡進行偵察,在侍御林與金兵遭遇,飛重鎧躍馬,潛出賊右,突其陣,所部從之! 岳飛殺死敵將,擊退金軍,射殪金將,大破其眾??! 而劉浩軍至濬州渡女媧河卻受阻,只得追隨元帥府人馬北上。 同一時間,副元帥宗澤也趕到大名,趙構不納宗澤全力營救開封之言,與汪伯彥等又繼續向東平府轉移,只與宗澤一萬人馬往援開封。 岳飛隨劉浩部隸屬宗澤,這是他初次成為宗澤的部將。 他那時看著那個并不高大,也不年輕的大將軍…… 有些不懂他一定要回守開封。 只是隱約間,他聽到那位大將軍,低聲的喃喃…… “食祿而避難,不可也?!?/br> 而后…… 宗澤率部眾進軍開德府,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 每一場大戰。 岳飛,都充當先鋒將。 每次沖殺……都是左挾弓,右運矛,橫沖其陣,金賊遂亂。 岳飛,也因此,以軍功遷為修武郎。 時間在一次次的征戰中,也漸漸過去。 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七年,二月,岳飛隨軍轉戰曹州,他揮動雙锏,身先土卒,直貫敵陣。宋軍以白刃近戰打敗金軍,追奔數十里。岳飛因功遷武翼郎。 同一時節,劉浩的兩千兵馬進駐廣濟軍定陶縣,柏林鎮后,元帥府又命他改隸黃潛善,不再讓宗澤指揮此軍。 這時的黃潛善,掌握著三萬六千人馬,卻只知保存實力,按兵不動,使只有二萬五千人的宗澤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而作為抗金一派主將的宗澤,雖取得了一些勝利,隊伍卻也有不少損耗,難以傷及金軍元氣。 同年四月,金軍從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滿載著金帛、珍寶北上,宋徽宗、宋欽宗和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虜。 北宋就此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 趙構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為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為器重。 而同一時節的岳飛,剛過二十五歲的生辰,沒有多久。 因為軍功卓越。 在軍營里,和一眾兵卒,打成一片。 軍營里,軍餉錢緊。 但是土卒們,也能苦中作樂。 岳飛有時候也回仰天望月。 惦念家里的母親和妻兒。 那一天。 又是一場大勝。 岳飛率領的軍隊,大敗了一小股金軍。 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此次勝利,不僅有戰功。 還劫掠回了不少金人的物資。 吃了好些天,糠咽菜的兵營,這一天,終于能開一場葷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