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詔書中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金軍勢危,宋軍,切不可,掉頭回轉,應竭力北伐,痛打落水狗,收復山河,迎新圣還于舊都。諸將,勉力,勉力……” 張達說到這里時,實在沒忍住,回頭看了林玨一眼。 林玨則不自然的抬頭望了望天空,又低頭看了看地上,田野間的青苗。 張達看林玨這幅樣子,也沒有為難他,而是繼續低聲。 “有了這些詔書?!?/br> “諸軍也就沒有了后顧之憂,尤其是剛攻占開封的岳家軍?!?/br> “就要趁著這個時機,渡過女媧河,收復中原?!?/br> “不過可惜,當時兵線畢竟被拉得太長,諸軍傳令,又有延時,新皇登基之后,雖然有先皇遺詔,全力支持北伐,但是朝中大臣,死得太過干凈,新的官吏一時提拔不上來,令行難以向下傳達,糧草調度,成了當年的大問題?!?/br> 林玨聞言,微微皺眉。 這個問題,他當時有考慮過,但是當時時間緊,他沒來得及,就這個問題,寫一篇新的詔書。 “該死的,還是大意了?!?/br> “岳家軍,沒有因為這件事,功敗垂成吧!” 張達回頭,深深的看了林玨一眼,眼神帶著難言的深意。 “這倒還好……” “雖然糧草調度困難?!?/br> “但是岳帥,本來也沒想著,一次就能直搗黃龍,把金國覆滅?!?/br> “收復開封,本就已經完成了岳帥的那次北伐的大半計劃?!?/br> “但渡過女媧河,是宗澤將軍遺愿,渡河也可振奮軍心,幾番考慮之下,岳帥決定渡河,再占一城,到時,此城可與開封,城掎角之勢,作為前哨?!?/br> “不過當時,岳家軍,雖然兵馬振奮,但是糧草已經匱乏,那場渡河之戰,立功最大的,不是岳家軍,而是北地的民間抗金義軍!” “也就是岳帥,通過實施“連結河朔”之謀而獲得的“奇兵”。當年北伐,岳家軍,本就是兵分三路。其中兩路為“正兵”,一路東指汴京捕捉金軍主力;另一路分兵西向,收復中原西部的同時,還擔負著遮護岳家軍主力側后方,隔斷西線撤離喝部與中原戰場聯系的任務?!?/br> “還有一路,就是岳家軍忠義軍軍官梁興、趙云、李寶、李興、孟邦杰、趙俊、喬握堅等人率領的敵后義軍?!?/br> “這部分兵馬具體又分為四路:李寶轉戰京東興仁府一帶;孟邦杰、李興經營京西,分別攻克永安軍和中原諸縣,后又與岳家軍郝政部并力攻克西京洛陽;趙俊和喬握堅攻略燕北,收復慶源府;梁興和趙云則第三次入太行山,聯絡各處忠義社兵馬,陸續收復垣曲、王屋、翼城、沁水等河東、北州縣后,深入汴京城后方的懷、衛二州,進軍途中還擊潰了高太尉所部一萬五千多人,殺敵近八千?!?/br> “當年,紹興五年,岳帥,和我們所描繪的——“相州之眾,盡結之矣。關渡日之舟車與夫宿食之店,皆吾人也,往來無疑,宿食有所。至于彩帛之鋪,亦我之人,一朝眾起,則為旗幟也。今將大舉,河北響應,一戰而中原復矣”的圖景,在五年后,竟然都成為了現實?!?/br> “燕京以南金軍號令不復行的局面之所以能出現,這些敵后義軍功不可沒?!?/br> “當年燕北忠義四十余萬,皆以岳字號旗幟。愿公早渡河!” 張達一邊走,一邊仰著頭。 神色感慨。 似乎看到了當年,北方山河,盡是岳字旗的場景。 林玨也聽得入神。 在后面,沒忍住低聲喃喃。 “那……成功了嗎?” 張達再次扭頭看了一眼林玨,那張蒼老的臉上,這一次,終于帶起笑容。 “自然!” “岳家軍,岳帥,一馬當先……飛過女媧河!攻下封丘!劍指中原北……” 第444章 全線北伐;堪憐不夜臨關月,兵照燕云十六州! 林玨跟在張達身后。 只是聽著張達的描述。 竟然就少見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起來。 他似乎能看見岳家軍,渡過,河流湍急的女媧河,河的北面,則大旗招展,漫山遍野,都是字旗,迎風招展的畫面。 林玨嘴角,此刻抑制不住的露出笑容。 忍不住的開日。 “之后呢……” “這是絕佳的機會,天時人事,強弱已見,時不再來,機難輕失!” 張達那蒼老的臉上,提到那段過往,臉上也帶著笑容。 “沒錯!那是,岳家軍,最意氣風發,名聲最響的一段時間?!?/br> “中原地區,女媧河以南,已經在實質意義上為宋軍收復,大宋的舊有四京也已經光復三京西京洛陽被岳家軍攻克,東京汴梁被攻克,就連大名府,都被受岳字旗榜的義軍攻克?!?/br> “金人被嚇破了膽,順昌之役虜震懼喪魄,燕之珍器重寶,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 “攻下封丘之后,岳帥,沒有繼續北上?!?/br> “而是不斷聯絡北地義軍,繼續連接河朔?!?/br> “同時,岳帥,第一次,像新皇上表,言今糧草未足,當休整軍備,以待下次北伐,一舉收復幽云十六州!” “那幾年,是大宋南方疆域,最熱鬧的幾年……糧食調度,大軍調遣……聽說連皇宮,都在縮衣節食,大內皇宮,沒了蹴鞠歡樂之影,沒了琴瑟曲樂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