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四十四歲,他才被提拔,成了嚴州府淳安知縣。淳安也窮啊……貪腐嚴重,所以他決心改革!對于強權,抵制不低頭,甚至將七省總督不可一世的兒子都暴打了一頓!” “你看,他跟你在河東州做官的時候,是不是一樣。但那時候他的處境還更艱難一些……” “因為混賬皇帝,不理朝政,內閣腐敗嘛!但幸好,他還是熬出了頭。被提拔到了京城!” “那時候,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已經當了四十五年的皇帝了,這個叫海瑞的倔種,在這時候,單獨上了一封《治安疏》,把嘉靖皇帝,罵的狗血噴頭!比你當時怒斥成祖,要予民休養生息,可狠多了。說嘉靖皇帝,用人不行,朝政不行,國防不行!” “在上奏之前,海瑞,甚至到棺材鋪里買好了棺材,和妻子也作了訣別。由于沒有什么錢,他買的棺材還是薄皮的。為了體驗那種死亡的感覺,以及思考,上奏的意義,他還在棺材里躺了許久!最后——抬棺上疏!” “但很神奇,嘉靖皇帝,沒殺他,只是把海瑞,關進了監獄。又過了兩個月,倒是嘉靖皇帝,率先歸西了!海瑞被釋出獄?!?/br> “之后,就到了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他被調集去了應天當巡撫……江南當地聽說他要來了,豪強們能逃的全逃了,不能逃的花再多錢也要把自已家里裝修的跟窮人一樣!” “厲害吧……他還在江南推行“一條鞭法!”就是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可以簡化稅制,方便征收稅款?!?/br> “核心思想就是有田的多服役,沒田的少服役。實際上有田的服不了那么多役,那就得交錢折役,用錢去雇傭沒錢的服役!” “他還遏制兼并打擊豪強。僅半年時間,他就處理了一千多積案,無數失去田地流離失所的平民重獲土地,豪強勢力大為收斂!但是他沒能在位多久,便被彈劾!” “原因荒唐……因為他……魚rou土大夫!可笑吧!” “從來就只有官員魚rou百姓的,現在倒好,出了一個魚rou土大夫的官員?!?/br> “再后來嘛,就就被罷了官,罷了十六年,等到再被啟用的時候……他已經七十二歲了,比您還老!” “最后只又做了兩年的官,就壽終正寢了……他去世的時候,因為太過貧窮,連棺材的錢都出不起,家產只有十多兩銀子,外加幾日破木箱?!?/br> “最后他死的時候,他為官過的應天府,也就是金陵,百姓罷市,送別的人站滿了河兩岸……他的靈柩被船運回家鄉,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br> 林玨說著說著,不知為何,也落下眼淚。 因為他的身邊,座椅里的老人,低著頭,已經徹底沒了呼吸。 林玨的聲音哽咽…… “你看,江山社稷,國家興亡,一直有人擔當,有人扛在肩上……于大人,這一次之后,我們真的沒辦法再相逢了……” 第315章 錢塘路,愁風苦雨,長是灑西湖;文天祥神像 錢塘的雨,不知怎地,忽然大了起來。 雨大竹林的小院里。 爆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男子的哭喊聲。 林玨站在一旁,眼神復雜的看著郭乾,抱著座椅上的老人,哭得撕心裂肺。 大明……成化八年,六月。 原兵部尚書,少保,于謙,病逝于家鄉,錢塘。 其病逝之前。 仍在書寫,大明邊關防御奏疏。 那一天。 錢塘路,愁風苦雨,長是灑西湖。 午時開始。 錢塘內隸六廂,五十二坊;郭外十三鄉,六十二里……百姓皆罷市,冒雨聚于街上。 一直到第二日午夜丑時。 錢塘雨水漸停,百姓仍不肯散去。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而直至今日,于少保,死訊傳出。 錢塘百姓,方才知曉,于少保,兩個月前,就回到了錢塘!而此前,于謙返回錢塘休養的消息,為避免鄉紳百姓拜訪,并未透露。 待少保死訊,傳至京都。 京城百姓無不慟哭,京城不少人家,在自家的院子里,為于少保,燒紙錢。 朝堂之上。 明憲宗,朱見深,悲慟痛哭,近乎不能上朝。 直言…… “大明萬里長城崩塌……” 京都老米貴,那里得范廣。鷺鷥冰上走,何處尋于謙。 …… 錢塘縣內。 林玨則坐在溪水邊。 一旁的系統面板上,有小字飄浮。 【剩余穿越時間:0小時,已穿越24小時?!?/br> 【此次穿越,即將結束,宿主將回歸現世,請宿主,做好準備?!?/br> 這已經是于謙,病逝之后的第二天。 錢塘的雨,在前不久,才剛剛停下。但是天色依舊晦暗。好像雨水,不知何時,又會落下。 林玨則半垂著眼簾。 自昨日,于謙,病逝之后,他一直在這里發呆。 至于于謙,于少保的后事,有郭乾負責cao辦,在明時,官員逝后,一般都要由朝廷予以旌表,再由朝廷出資,替他們營葬,制度復雜。俗稱“賜葬”,這也是為人臣者一生最高的榮譽。 以于謙的功績。 明朝廷,甚至應當為于少保,建廟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