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林玨點了點頭,之后頭也不回的立刻往大營內跑。 瓦剌的軍隊,軍制極為松散。 大軍,由草原各部組成,各部的軍制,又沿襲元朝,只有簡單的牌子,百戶,千戶,萬戶…… 所以只要語言和裝束過關。 要混進瓦剌的軍營,并不難。 大明甚至有針對草原的特種軍隊——“夜不收”! 林玨看過野史記載,朱祁鎮,被俘后,有“夜不收”深入敵營,要帶朱祁鎮逃走……結果朱祁鎮害怕,不肯走……野史里記錄的朱祁鎮原話是——“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 當然,穿越這么多次。 林玨也知道,真實的歷史和史料記錄,多少會有些出入。 真相到底如何,還是需要自已親眼去見證。 …… 林玨此刻瞇縫著眼睛,在瓦剌的軍營里狂奔。 他左眼,還在閃爍翡翠色的幽芒。 按照和玄貓共享的視野…… 瓦剌的軍需輜重,堆砌在大營的中后方,有土兵把守。 騎兵的戰馬,則大部分聚集在大營北面,那里有草坡…… 其余的戰馬和兵將,則按照各自部落,分散駐扎。 和大夏不一樣。 草原的軍隊,還是以部落聚集。 瓦剌大軍的軍制,甚至比元時,更加松散。 按照林玨在此次穿越前,讀過的資料…… 明朝時的草原,有瓦剌和韃靼兩大勢力。較為簡單、粗糙的講,韃靼即東草原,是當年成吉思汗打天下時的“草原百姓”,也就是核心草原部落,各部落君長大多有黃金家族血統,是“故元苗裔”在元朝北逃后形成的! 瓦剌即西草原,是當年被成吉思汗征服的阿爾泰、唐努烏梁海、貝爾湖、葉尼塞等地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里的“林木百姓”,自然也沒什么黃金家族血統,血統出身與政治地位長期不如東草原。 元末明初,元室逃往漠北,傳統上就游離于草原汗庭之外的西草原瓦剌人趁機強勢崛起,很快就和東草原韃靼——元室北遷后的草原后裔,形成對峙之勢,分庭抗禮。 永樂大帝,朱棣,北伐時,曾在瓦剌與韃靼間拉一派打一派,使他們保持均衡態勢,明朝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朱棣生前的草原均勢在他死后迅速被打破。 明宣宗朱瞻基,因為身體原因,病重不能視朝,沉迷斗蛐蛐……對瓦剌不斷雄起,威迫韃靼一事沒能制止! 宣德九年,瓦剌領袖,脫歡,殺死韃靼,阿魯臺,吞并其所有部眾,至此,東西草原得到統一,瓦剌,一家獨大,朱棣生前苦心維持的草原均勢被完全打破。 而現如今,大名鼎鼎的也先太師,就是脫歡的兒子。 脫歡獲得勝利后,本想自立為大汗,但是他做不到——“成吉思汗血統”魔咒將長期困擾著一代代草原梟雄。 脫歡雖然實力強大,但他并非黃金家族出身,父系祖先不是成吉思汗,按照法理是不能當大汗的——于是他明智的選擇了擁立“脫脫不花”當傀儡,自已當太師掌握實權。 脫歡死后,也先繼承太師位,將瓦剌的勢力推向頂峰。全盛之時,西起中亞,東到凜寒國,大漠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 接著就是勢力日漸強大的瓦剌,威脅大明邊關,大明戰神,朱祁鎮,親征去邊關送人頭,土木堡之變后,瓦剌勢大,繼續揮兵南下,兵臨京城。 不過林玨知道。 現如今的瓦剌大軍,雖然看起來勢力強橫,兵營徹底連天,根本望不到盡頭。 但其實瓦剌內部,并不團結。 掌控實權的也先太師,無法真正獲得草原各部,真正的忠誠??苁最I,也時刻響著奪權。 所以,那位也先太師,必須以不斷的勝利,和對大明的掠奪,來安撫民心。 林玨眼神幽芒閃爍。 所以想要保下京城并不困難……甚至原本的歷史,也是大明的勝利。 而林玨,可以讓于謙,于大人,讓大明朝,嬴得更輕松些。 林玨瞇著眼,正不斷沖著瓦剌大營里,存放輜重的大營那里潛行。 只需要一把大火。 他就可以讓現如今,源源不斷往京城西直門那里奔騰的騎兵,全部回防…… 只需要一把火…… 但就在這時。 林玨的腳步,不自覺的一頓。 因為他注意到了另一座營帳。 營帳就駐扎在連天徹地的瓦剌大營的最中間。 大營是純白色的,扎營的布料上,還帶著金色的刺繡。 此刻,那營帳里,透出明亮的火光。 而最重要的是。 林玨看見,在現如今,氣氛緊張,不斷調兵遣將,騎兵奔騰的大營里。 竟然有草原女子,端著金盤銀壺,在那營帳中,進進出出。 從大營里,似乎隱隱約約,還有曲樂之聲。 像是在宴請賓客一般。 林玨的面色,猛然一變。 在這種兩軍交戰的時刻。 能被瓦剌,奉為上賓的人……除了那位大明戰神,明英宗之外,林玨想不到,還能有誰了。 林玨的呼吸在這一刻,不自覺的加重。 他的腳步,不自覺的向著那個營帳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