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會有無數大夏人,學做江陰,要驅除韃虜,要中興大明。 第221章 你們手里有刀槍,為何偏做亡國奴? 原本大亮的天空,此刻忽然漸漸陰沉。 有細密的雨滴墜下。 陰雨霏霏…… 那喊話的一騎,并沒有退下。 還在喊話。 “江陰諸位,想必也都認得我,我是曾經的江北主帥之一,劉良佐!” “這些天,多次來勸降,與諸位也是老相識了?!?/br> “這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勸降!” 那一騎聲音一頓。 “若此次江陰仍不投降……紅夷大炮,將不斷開炮,直到城破方止!” “我知江陰守軍,都是有氣節的漢子,不肯剃發,愿意為大明而死?!?/br> “但是你們如此意愿,可曾想過城中婦孺!” “江陰城里,可不止你們這些漢子,還有待字閨中的少女,未曾滿月的孩童!” “你們滿嘴的氣節正義,卻要讓一些無辜的婦孺,為你們殉葬,這就是你們堅守的大明氣節?” “崇禎皇帝的遺詔,難道就是要你們,以婦孺之命,換那毫無意義的氣節,人死了,就什么都沒了?。?!” “什么,或死于泰山,或死于鴻毛,都是狗屁!” “老子只是一莽夫,從河東州出來的,和闖王李自成老家的秦川州挨著……從西北一路到江南,看多了災民餓殍,見過易子而食,人rou掛滿集市!知道氣節什么的屁用都沒有,人死從來如燈滅!” “你們要是個漢子,就應當護著自已的妻女,讓他們好好的活命,過上好日子,而不是為了這什么的狗屁氣節,帶著滿城的人,一起去死!” 那一騎的座下,戰馬在嘶鳴。 他舉起馬鞭,直指城墻。 “閻應元,我知是你帶著江陰百姓死守城北……” “你小小一個典史,憑借此戰,或許以后可以青史留名,但是你拍著良心問問,這江陰百姓可以得到什么?” “史書里,會記下他們任何一人的名字嘛?” “到時候,滿城頭顱高掛,這些人命,到底要算在誰的頭上!” …… 那淅淅瀝瀝的雨中。 清軍,陣前一騎,聲音撕裂。 江陰城北的城門前,這一刻,久久沒有回話。 城墻下的棺墩之后。 林玨半低著頭。 神色陰沉。 這個劉良佐……手段,比昨天那老翁,高明多了。 從市井,死人堆兒里爬出來的莽夫,比廟堂之上的閣老鄉紳,更能懂得人心。 但是…… 江陰投降……江陰城里的百姓,就一定能活嗎? 如果投降就能活命。 為何,到了康熙年間時,查點天下的人日,卻僅二干余萬? 如果投降就能活命……為何大夏那么多地方,會被滿清八旗軍,殺得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 投降,活不了命的! 沒辦法活命的。 歷史里,一樁樁,一件件……不都證明一件事——亡國奴!不可當! 林玨抬頭看著雨滴墜落在他的眉心。 傷日被細雨砸到,如同針扎一樣。 他深吸一日氣,強忍著嗓子里的血腥感,大聲嘶吼出聲。 “諸君列位?。?!” “崇禎皇帝尸骸,就在我旁邊!” “大明帝皇雖死,但大明江山尚在?!?/br> “當年大明太祖,為何要驅除韃虜,恢復大夏?諸位都忘了嗎?” “諸君列位啊……當年元朝人,侵占大夏以來,前后共殺人一千八百萬??!” “這是有冊可考。那未入冊的,又不知有幾多。假若這一千八百萬人,豫先曉得這一死是不能免的,皆起來與他做敵,這元朝總共只有數十萬人,就是十個拼他一個,不過死數百萬人,元朝也就沒有種了,又怎能殺了那一千八百萬人!” “這一千八百萬人,沒投降嗎?元朝,沒有建立起來嗎?” “元朝九十七年……殺得那一千八萬,皆是投降之人!投降,只會死得更快!” “就是現如今,你們眼前的滿清,自明萬歷以來,日在遼東一帶草鬧有數十年之久,所殺的人已不知多少丁?!?/br> “自入關以來,無一時一刻不是殺漢人。揚州一城,已是八十余萬!” “你猜滿清占領大夏之后,最后到底會屠戮多少人?不會比那一千八百萬少的。只會更多?!?/br> “列位諸君!可知,崇禎皇帝,為何會做此遺詔嗎!因為崇禎皇帝,曾做一預見夢!” “夢中場景,你等知道,可有多慘嗎?大夏疆域之內,每一城都被滿清屠戮!這被殺的人,都不是反抗被殺的,而是放下手中刀槍,被殺的!” “人人都想逃死,各人只顧各人,那滿清八旗軍,殺了一方,又殺那一方,全沒有人抗拒。崇禎皇帝悲痛欲絕,這才做此遺詔!” “諸君列位,再仔細想想,滿清真的不可抵抗嗎?看看我江陰城!一城男女老少,都抱有死戰之心……結果呢,滿清自犯大夏以來,從未損兵折將,這回已經死了一王、二貝勒,兵將七萬五!” “歷史會記得江陰,后輩的子孫會感謝江陰,江陰城,會被記在史書上,你們現在供奉的神像,是曾經守城的張巡,張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