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砰,砰,砰……” 不是炮聲……而是有節奏的鼓點聲。 和鼓點聲搭配的,還有笙。笛,簫,琴的聲音。 所有聲音搭配在一起,互相融合! 竟然形成了,古老的楚歌…… 古語昂揚,悲壯…… “殊者,死也。戰而殊,此死國也……” 隨后那曲調變化,又變成了江陰本地的小調。 “宜興人,一把槍。吳溪人,團團一股香。靖江人,連忙跪在沙灘上。毗陵人,獻了女兒又獻娘。江陰人,打仗八十余日,寧死不投降?!?/br> “君不見盧忠肅戰滿軍巨鹿遺殤,也不見閻應元守孤城已八十天!雖無奈守社稷保江山氣數將亡,仍盡心拋頭顱灑英血劍氣指上蒼!” 第212章 遺詔?大清要江陰百姓的命,朕就誅滿清的心 從屋外傳來的聲音,越來越激昂。 鼓點聲,也越來越響。 林玨直起身,震驚的望著屋外! 本來頹廢的,形如枯槁的崇禎皇帝,也在這時抬起頭。 他原本晦暗的眼神,在此刻房屋旁邊燈盞的照耀下,忽然忽明忽暗。 搭配他那形如枯槁的身體,甚至有些滲人。 而就在林玨震撼于屋外的歌聲時。 崇禎皇帝,嘶啞的聲音,幽幽的傳來。 “先生……” “江陰城,是一定不會投降的,對吧?!?/br> 林玨的身體猛然一僵,他不知為何,忽然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他緩緩轉頭,和身后的崇禎對視,猶豫了一下后,還是低聲開日。 “是……” “他們因為拒絕剃發,已經守城近八十天……” “就算城破,江陰人,也不會投降的?!?/br> “文天祥的《正氣歌》里寫……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驗檫|東帽,清cao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驗閾糍\笏,逆豎頭破裂?!?/br> “那后面,還可以再加一句……或為江陰血!” 崇禎皇帝,此刻咧著嘴。 笑容凄迷的點了點頭。 “為張雎陽齒,為顏常山舌……” “寫的是大唐,安史之亂,守雎陽城的張巡,張巡指揮作戰時,每戰必大呼,眥裂血流,齒牙皆碎。睢陽城失守后,叛軍將領尹子琦問張巡:“我聽說你每次打仗,牙齒都碎了,怎么會到了這種地步?” “張巡回答說,吾欲要氣吞爾等逆賊,但力不從心……” “尹子琦用刀撬開張巡的嘴,發現剩下的牙齒不過三顆而已?!?/br> “朕之前看見過,江陰建的廟宇,是張雎陽廟!” “江陰人的神,就是守城的將領。這樣的城邦,定然是只肯死,不肯降的。城破之后,清軍必定屠城……” 林玨在一旁,沉默不語。 因為崇禎皇帝說的沒錯。 哪怕江陰城破,江陰百姓,仍然沒有投降。 江陰的守城主將,閻應元死后,家丁猶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殺! 江陰縣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舉火自焚,江陰的另一位,守城的典吏陳明遇自已持刀與清兵血戰,身負重創,握刀僵立,死時,身子倚在墻邊,屹立不倒。 江陰的訓導,馮厚敦自縊于明倫堂,妻與姊投井死。 中書戚勛、諸生許用舉家自焚而死。 諸生許王家,被清軍拘押時,有人勸降,讓他為清廷做官,他說,君臣之義,只在大明,諸君莫勸。 書生笪某,被清軍抓獲之后,刑前嘆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土大夫之烈,為忠義而死,死之猶生也?!迸R刑神色不變?!?/br> 城破,清兵開始屠城后,百姓或力戰到底,或坦然就義,都以先死為幸,婦女多貞烈,投河而死。七歲孩童毅然就義,無一人順從。 清軍屠城兩日后“出榜安民”,城內百姓僅?!按笮∥迨恕倍?。 后世的史學家說……如果不是有這些義土,那多爾袞,殺進中原后,可能連漢字都不會保留。 但是也有人認為,如果再多十倍這樣的義土,清軍或許根本入不了關! 崇禎的面色,此刻在一旁燭火的照耀下,更加明滅不定。 但是他此時強撐起身,聲音幽幽的,透著一股冷意。 “朕,臥于床榻的這些天……每日都讓王承恩,游于江陰城各門,收集各城門戰報!” “如今江陰,物資稀缺,城危若累卵,清軍,接連不停的調集來大炮?!?/br> “這樣的情況,哪怕是先生大才,怕是也無力回天。救下江陰?!?/br> “但是,朕,能死在這樣的城中,是朕的幸事?!?/br> “可朕不甘心,大明朝就這樣亡了?!?/br> “大明太祖,驅除韃虜,恢復大夏,歷經多少艱苦,才創建了大明朝,恢復我大夏的天下,如今,滿清異族再來,朕寧愿把江山丟給反賊,也不愿丟給滿清異族!” “先生……朕,想要擬定一份遺詔?。?!” “朕薨之后……凡是大夏子嗣,無論姓氏,血脈,出身,凡……可驅除韃虜,再造江山者,皆為大明正統,可繼皇帝位!” “清軍喜歡屠城?” “那朕要告訴他,大明的骨血,是殺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