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種田 第31節
書迷正在閱讀:青熒、冥妻在上、雨季、祖宗誒!選妃呢?歷史作弊器來嘍、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哎,我說,這廖嬸子家的任建柏今年年歲也不算小了,好像一直沒說親呢,那廖嬸子又記恨蘇姑娘的,該不會是因為任建柏看上了蘇姑娘,廖嬸子不愿意,這才……」 「這廖嬸子是腦子被門夾了不成,那蘇姑娘要模樣有模樣,要銀子有銀子,做生意可是正經一把好手,我聽說蘇姑娘盤下來的酒樓下個月就要開業了,這樣的兒媳婦打著燈籠都難找,她還嫌棄?」 「就是說,不知足呢!」 「哎哎哎,你們也別瞎說,我都沒見過任秀才跟蘇姑娘說過話,兩個人各自都沒上過對方家門,都是還沒定下婚事的年輕人,別到時候再被傳言鬧得婚事不好說,那可都是你們的罪過了?!?/br> 「是是是,不能瞎說……」 這樣的話,在傍晚的時候傳到了蘇玉錦的耳中。 對于廖氏被抓之事,蘇玉錦倒不意外。 至于為何不意外,她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 興許是因為那日廖氏來借搟面杖時眼神不大對的緣故? 第二日的時候,衙門來了人,說是審理廖氏一案,請蘇玉錦這個當事認到衙門見證。 案件審理按此時衙門的流程來走,縣丞葉永望按程序問詢,一旁有人記錄證詞,雙方簽字畫押,葉永望給出最終判決。 因為頭天晚上廖氏便被關入大牢,被簡單問詢過的緣故,此時廖氏對于指使張槐花和沈倉、孟大海二人針對蘇玉錦之事供認不諱。 但究其緣由,廖氏給的回復是,自己曾有一個夭折的女兒,蘇玉錦與她的模樣略有相似。 一想到自己的女兒早早夭折,并不能在這世上存活,但蘇玉錦卻可以過得如此輕松愜意,她心中便滿都是恨意,只覺得是蘇玉錦奪走了自己女兒的命格,因此想將蘇玉錦身敗名裂,甚至想將她趕出青河縣。 這個理由,在葉永望看來有些牽強。 但無論他如何用刑,廖氏給的回復依舊如此,再無其他。 且廖氏此時已經認罪,葉永望也傳喚了此時還在大獄之中的沈倉和孟大海,二人通過聲音,認定廖氏便是那位婦人,至于緣由究竟是不是這個,論理來說,沒那般重要。 葉永望遲疑片刻后,拍了手邊的驚堂木,「退堂!」 「民女拜謝葉大人為民女主持公道?!固K玉錦跪拜行禮。 廖氏指使人行兇,被判了流放之事,再次傳遍了整個巷子,更在接下來的幾日,傳遍了整個青河縣。 有第三更哦,會晚一些,寫完就發~ 推薦作者連載輕松種田文《農門相公是錦鯉》 第49章 麻婆豆腐(三更求訂閱) 眾人感慨廖氏的心思歹毒,感慨她行事詭異,更感慨的是任建柏的可憐。 這么一個青年才俊,竟是攤上了這么一個精神不正常,心理陰暗的娘,為了自己的變態心理,不惜花光任建柏給她的孝敬錢,更是置任建柏的前程于不顧。 任建柏原本明年的秋闈,往后的光輝之路,生生被這般斷送。 「任秀才,當真是可憐人……」 這是青河縣近期人在茶余飯后,時常搖頭嘆息的一句話。 不但在看到廖氏從前所居住的宅院嘆息,看到縣學時嘆息,甚至在翻看書本,瞧到任何字時都會嘆息。 當真是可憐啊,攤上那樣的娘! 「哎!」艾草也是長長一聲嘆。 「你這般唉聲嘆氣地做什么,難不成也覺得那任秀才可憐?」柳mama一邊擇韭菜,一邊瞥了艾草一眼,而后頓了頓「不過這話又說回來了,這任秀才的確也是個可憐的,攤上這么一個娘?!?/br> 「咱們本朝科舉制度原就嚴格,直系血親兩代若有違法犯罪者,皆是不能再參加科舉,聽說任秀才今年科試時考了前十呢,明年秋闈必定是會考上舉人出仕為官的,這般便算是全完了?!?/br> 「哎……」柳mama嘆了口氣。 「柳mama感慨這個做什么?」艾草撓頭,「廖氏心思歹毒,任秀才既是她的兒子,朝廷法紀如此,他也是沒辦法,雖看著可憐,卻也與咱無關?!?/br> 「若是仔細論起來,廖氏想著害咱們姑娘,他任秀才既是廖氏的兒子,咱們不連帶著記恨他已是不錯,哪里還有替他惋惜的道理?」 「我只當是你在惦記這事兒感慨,結果不是?」柳mama臉色頓時有些尷尬,「結果說來說去,到是我多想了?!?/br> 「說罷,你這一張臉皺成了包子,又是因為什么事情?難不成因為今兒個晌午時姑娘親自下廚做的水汆丸子,你沒吃夠?還是因為晨起大勇送來的雜糧煎餅你吃了兩個沒吃飽?」 艾草,「……」 「我哪里就是那么貪嘴的人了?」艾草撇嘴,「不過就是看姑娘成日因為酒樓的事兒忙碌,人都瘦了一圈,加上這入了冬后二爺便沒再來過,心里實在難受的緊?!?/br> 「你這腦袋總算是拗過來勁兒,知道盼著二爺來了?」 「可不嘛,先不說二爺若是惦記姑娘惦記的很,姑娘心里有底氣,做生意賺錢也不必這么拼命,再來,二爺回回來的時候,姑娘這臉都笑得跟牡丹花似的,」 艾草擰眉,「除了二爺來的時候,還有什么時候你能見姑娘笑成那個樣子?」 「姑娘嘴上不說,實際上這心里頭還是盼著二爺來的?!沽鴐ama也認同地點了點頭。 剛出屋子的蘇玉錦,「……」 她盼著賀嚴修來…… 這話到是沒毛病,更是事實。 畢竟只有賀嚴修來了,艾草和柳mama的賣身契,以及她自己的賣身契,才有希望拿回來。 至于說回回二爺來她都笑成一朵花…… 賀嚴修來的時候,不必她暖床,對她和顏悅色,且回回出手十分大方,動不動就是兩三百兩的銀子給她做零花。 雖然外室這個身份到現在蘇玉錦都難以接受,但這種白拿錢的感覺實在是真香了。 果然自己還是個向錢看齊的小財迷! 但,愛財沒有錯! 蘇玉錦笑瞇瞇地邁了步子,「韭菜豆腐雞蛋餡兒的包子,記得放一些粉絲進去,再放一點蝦皮,吃起來鮮的很呢?!?/br> 「對了,晨起大勇來送雞蛋灌餅的時候,說下午他們要燉醬大骨來吃,也給咱們送上半鍋,晚上剛好咱們就著素包子來吃?!?/br> 「那晚上老奴再涼拌個芹菜和藕片來吃吧,昨兒個姑娘讓老奴熬的豬皮凍,我也已經熬好了,剛剛去瞧的時候已經成了型兒,晚上切一塊配點醋來涼拌,吃起來也爽口?!沽鴐ama附和道。 「行?!固K玉錦點頭。 「行行行?!拱蓊^更是點成了小雞啄米。 —— 酒樓的三樣菜,很快定了下來。 第一樣便是蘇玉錦所說的物美價廉引流菜——麻婆豆腐。 白嫩嫩的豆腐過了水,去了豆腐本身具備的豆腐腥氣味兒,跟鄭明遠特地熬出的豬rou末rou醬一起來燒,熗鍋時又用豆瓣醬燒出紅油,出鍋時,淋上些鄭明遠自制的辣椒油和花椒油。 熱騰騰地舀上一勺,豆腐鮮嫩,rou醬香濃,紅油和花椒油的麻辣感更是恰到好處,處于剛剛好刺激味蕾,讓人覺得美味無比,但又不會覺得辣的過火到入口不舒適的程度。 可以說,真正做到了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 這樣的麻婆豆腐,若是澆在米飯上頭,絕對能一口氣吃上兩碗飯,妥妥的下飯神器。 這樣的一道菜,蘇玉錦和鄭明遠做出來的定價是十文錢一盤。 盤用的不必很大,但這樣的一盤麻婆豆腐所用的各種食材加起來,再加上酒樓的人工費用,幾乎是出于夠本,略有那么一丁丁點盈余的狀態。 雖然如此,但比著旁的酒樓中,一盤紅燒豆腐或者家常豆腐都需二十幾文起的價格來說,這樣的價位已是低之又低。 蘇玉錦甚至著人做了水牌,立在酒樓的門口,大大的字寫上十文一盤,甚至還擺了一盤麻婆豆腐在門口,真正做到,所見即所得。 這兩樣東西在酒樓還未開張前,便放了出去,以吸引所有路過之人的注意。 而蘇玉錦所說的那道老少皆宜,滋味甚好,老少皆宜的招牌菜品,鄭明遠最后定下來的是紅燒獅子頭。 青河縣地處北方,平日里主要吃的rou食是雞rou魚rou和豬rou羊rou等,雞rou魚rou未免顯得滋味寡淡單薄,羊rou雖然鮮嫩,卻有許多人吃不慣,唯有這豬rou因為膘肥rou嫩的緣故,真正是老少咸宜,皆是喜愛。 肥瘦相間的五花rou剁成顆粒分明但又足夠碎的rou餡兒,拌上香菇碎末和各種調味料,再配上口感清脆的脆山藥,攪拌足夠后團成小團先炸后燒,出鍋盛盤后,再澆上濃厚的湯汁…… 第50章 會賓樓(一更) 因為有足夠的醬色,紅燒獅子頭顏色極其鮮亮,湯汁更是飽滿濃郁,而那圓圓的rou丸子,吃起來rou粒兒十足,加上脆山藥的爽脆口感和香濃的濃郁滋味,可以說滿口都是噴香。 且紅燒獅子頭可以說是個純rou菜,一個下去后滿足感十足,絕對讓人大呼過癮。 而最后一道菜,也就是蘇玉錦所說的自家酒樓有,旁人酒樓中沒有的,在和鄭明遠商議下,最后定下來的是果木烤鴨。 至于緣由,蘇玉錦覺得有三。 第一,鴨子雖然在青河縣比較常見,但吃鴨子rou在這里并不算十分流行,且因為鴨rou難做,燉食覺得rou不如雞rou嫩,湯亦不如雞湯鮮香,所以眾人對于滋味好的鴨子,也是有好奇心理。 第二,烤鴨表皮酥脆,內里鮮嫩,吃起來滋味濃郁且不油不膩,適合當地人的口感需求,比著其他酒樓所售賣的鹽水鴨,酸蘿卜老鴨湯等接受度更高一些。 這第三,烤鴨吃時要片片裝盤,輔以蔥絲等小餅卷食,吃起來比尋常菜式更加麻煩,也顯得更加有儀式感,比可以隨意拿筷子夾來吃的醬板鴨更讓人覺得精致上臺面。 總之,鄭明遠也覺得蘇玉錦所說有理,花了幾日的功夫,用那蘋果樹的樹枝烤出來了真真正正外酥里嫩,表皮棕紅鮮亮的果木烤鴨出來,讓蘇玉錦嘗了滋味。 鴨rou片的分量恰好,肥瘦適宜,吃起來滋味也是香濃清爽,回味無窮。 「滋味甚好?!固K玉錦連連點頭。 就是比著她在現代世界中吃的正宗都城烤鴨,也是不差什么了。 這樣的滋味,待酒樓開了起來后,必定會賓朋滿座。 蘇玉錦覺得菜品這方面,完全不必她再cao半分心。 同樣不需要cao心的,還有酒樓的日常管理和伙計的雇傭及買賣。 李氏幫著介紹的兩個大掌柜,一個姓吳,一個姓郭,皆是年歲差不多,三十五六歲,跟著周家做了多年,經驗十分豐富的大掌柜。 蘇玉錦問詢了一番,見吳建通頗為喜愛美食,在經營方面對細節管理十分有心得,也比郭掌柜對這這個崗位更加積極和熱情。 最終蘇玉錦定下來了吳建通作為酒樓往后的大掌柜,除日常應得的月錢以外,額外給了吳建通半成酒樓股份,能讓他獲得一定的分紅。 吳建通對此滿心歡喜,對蘇玉錦也是十分感激,心中更覺得自己這個東家頗為會做事做人,自開始籌備酒樓前期以來,十分盡心盡力。 伙計方面,因為銀錢緊張加上為往后長遠考慮,買下了四個伙計,主要在后廚做采買和幫廚,其余的跑堂、賬房等,則是在外面找尋十分有經驗之人。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往前推進。 連門匾彩綢,門口所懸掛的紅燈籠,杯盤碗盞的擺設及清洗步驟等細枝末節東西,吳建通都打理的妥妥當當,蘇玉錦完全不必再cao任何一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