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04 章
著倒茶遞煙。 于德華開始閑扯了幾句,又說了一些生意的情況,總結起來就是前途一片光明,未來一片美好,全是坦途,然后又問李和道,“你今年畢業了吧?”。 “分配到本校做老師”,李和渾不在意的說道。 于德華大咧咧的說道,“要我說做老師有什么好,一個月才能拿幾個錢。這是咱們兩個人的事業,你應該過來咱們一起做”。 李和皺了皺眉頭,沒有表現出不悅,只是淡淡的道,“人各有志吧,我就是喜歡做老師,起碼現階段會做下去”。 于德華嘆口氣道,“我是真心希望你過來,我一個人忙前忙后,真的累啊。你說你哪里有做自己的事業爽快?”。 李和面無表情的道,“沒事,你要是感覺累,咱倆倒是可以好聚好散,你明天把財務喊過來,咱倆對一下帳,就可以散伙了”。 一開始合作的基礎就是錢,座無序,利有別,李和倒是早已有心理準備。 一個創業者當他有第二第三個股東的時候,變成合伙公司的時候,沒法從思想上邁過一個關鍵檻,從我的變成我們的,只會把我們的變成我的,因為他感覺他付出的最多,而你這個股東開始只是給了一點資金和想法,拋掉這些,根本就沒有任何貢獻。 蘇明一拍桌子,對著于德華罵道,“姓于的,沒我哥,你哪里有今天。你也就算個屁,怎么想著過河拆橋”。 19、入港 于德華惱怒,也回罵道,“姓蘇的,別忘了,你剛來的時候,是誰幫的你,你開個破磁帶廠,從刻錄機到材料,哪樣不是我幫你弄的,你又算個什么東西,好意思來說我?”。 不提這些還好,提到這些蘇明火氣更大了,指著于德華道,“你他娘的都好意思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從刻錄機里面加了五成價,你把我都坑上了,生兒子都沒皮眼的貨,你也好意思”。 “是老子帶你這個土包子去香港開的眼,你又怎么說?”。 蘇明氣極反笑,道,“是,是你帶我去的,把老子帶到旅館里,往那里一扔,好幾天不管不問,老子人生地不熟的,都找不到方向。幸好老子機靈,買了地圖,自己摸回來的”。 想起這些蘇明還是有點堵,自己堂堂的大老爺們,京城的大頑主,差點就在香港迷了方向,沒了準心,說出去都讓人笑話。 李和聽了半天算是聽明白了,原來兩個人還有這么多齷蹉,看來一直還是高看于德華了,于是也就冷著臉道,“趕緊去找財務審計吧,財務報表拿過來,大家一歸一二歸二,丁是丁卯是卯,親兄弟明算賬就是了,大家沒必要那么不開心。留點臉面,大家以后還是朋友”。 于德華倒是慌了,其實他倒是抱怨的成分居多,希望從李和手里多要點好處。 其實他是很佩服李和的,超前的預見xing和無比正確xing,既準又穩,好像沒什么東西能遮得住他的那雙眼睛,按照他的套路,自己就從來沒有吃過虧,他于德華做生意他從來就沒像現在這么順利過。 真散伙,他肯定舍不得。但服裝生意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他忙里忙外,忙前忙后,而李和只是動了動嘴皮子,除了點本金,但是賺的利潤卻要和他平分,他肯定心有不甘。 這就是所謂的可以共苦但是不能同甘,大部分人的本xing罷了。 共苦的時候,目標簡單而明確,就是掙錢掙錢掙錢。 掙錢是兩個人好掙,花錢還是一個人好花。 團結的最好方法就是樹立一個共同的敵人。 當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生存時,當大家都一無所有時,很多其他矛盾都是可以暫時忍受的,誰做的多做的少都無所謂,因為大家都一樣。這時候兩個人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互相妥協可以取長補短,獲得利益最大化。 當分配利益時,問題自然就來了,利益怎么分,誰的的多誰的少,當生存得到滿足之后,安逸的生活會激發人xing之中自私的一面,蛋糕掙來了,接下去怎么分就是最大的問題,兩個人不再是利益共同體,而是競爭者,互相成為彼此的約束。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