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50 章
城汽車站已經八點鐘了。臨近過年,縣城也比以往熱鬧。李和問老四,“餓不,吃點啥?”。 老四的眼睛不夠用了,看見啥都覺得新鮮。聽到二哥這么問,她手伸在半空,好不容易指了一家店:“吃那家吧?!?/br> 原來是一家煎餅鋪子。那家鋪子的煎餅似乎很好吃,路邊有不少人排隊買,李和帶著老四排在后面。 突然有人回頭驚喜地喊道,“你是李和!” 李和看了一眼排在前面的一個姑娘,一時想不起來是誰,大概是認識的,就是喊出不名字了,不好意思地說:“抱歉,想不起來了?!?/br> 姑娘爽朗地笑著說:“我是邊梅啊,也難怪,畢業這么多年,大家變化都挺大?!?/br> 李和一拍腦袋終于想起來了,這是自己高中同學。大概姓比較獨特,姓邊的人很少。李和記憶里是有這么個同學的,畢竟相隔五十幾年,李和很難叫出許多人的名字了。 李和說,“不好意思了,老同學,反應慢了?!?/br> 剛好排隊輪到邊梅了,邊梅看了一眼緊緊抓著李和胳膊的老四,眉眼跟李和很像,笑著說:“這是你妹子吧,真俊俏,吃幾個餅子,一起買了?!?/br> “兩個就行?!?/br> 李和接過餅子,要把錢給邊梅,又被邊梅推了回來,“兩個餅子,值什么錢?!?/br> “你來城里做什么?”邊梅問。 李和笑呵呵道:“過年了,縣城東西不是多嗎,來城里辦點年貨?!?/br> 得知李和要去置辦年貨之后,邊梅熱情地問他要買些什么。 “就是些普通東西,年糖年餅,過年的新衣服什么的”,李和躊躇了一會兒,又說,“你變化挺大的,你不喊我,真的認不出來你”。 邊梅狐疑地看向李和,不經意間上下瞄了李和一通,比上學時期穿的體面多了,黑色襖罩,但布料是新的。腳上是一雙黑色皮鞋 他的家庭情況還是略有耳聞的,還來城里辦年貨? 邊梅以為李和強撐面子,關心道:“哎呀,縣里東西近年關,太貴了,我都舍不得買?!?/br> 李和低聲地偷偷問邊梅:“知道哪里有倒票的嗎?” 沒票的話,李和買不了多少東西。 邊梅噗嗤一笑,“你這是遇著和尚找禿驢,我就在百貨公司上班,你要是真想買啥東西,就跟我走,我這點權利還是有的?!?/br> 邊梅雖然是李和的同學,但是他在高中時與她幾乎沒說過話,沒有什么jiāo集。李和也沒注意過她。 瞌睡遇枕頭,李和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那我就麻煩你了,沾你點光?!?/br> 邊梅爽朗的說,“多大個事,跟我走吧”。 邊梅推著自行車走在前面,李和就拉著老四跟在后面。 老四偷偷的跟李和說,“這個jiejie真漂亮”。 外面還是很冷的,老四和李和都是穿著大棉襖,把自己包得和粽子一樣。 但是邊梅卻穿著薄毛衣,外面套了一件風衣,時髦凍人。 李和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一句,要風度不要溫度。 到了百貨公司后門,邊梅把自行車鎖好,搓了搓手,說道,“你倆等會,我去給你們拿票”。 等邊梅出來的時候,手里有一沓子票證。 李和說,“太多了,多給我點布票就行,還有糖果的就成”。 邊梅想了想李和的條件,就又抽回來幾張,“那你先去,回頭請你吃午飯”。 45、百貨 百貨公司就如同把一個門窗上的鐵三角平鋪在了大十字街的東北角上。 說是百貨大樓,其實就只有一樓營業,而且跟真正的貿易局下屬中國百貨公司沒有一毛錢關系。 能真正稱為百貨公司的,全國也不超過十家,在統籌統銷時代有資格從一級站采購。 而縣級的商場、供銷社需從二級或三級批發站采購。 級別越低的批發渠道,可供應的商品種類越有限,價格越貴。 這類采購模式隨著私營經濟的的發展,在沿海地區70年代末就基本消失,許多供銷單位都會從私人開辦的集體企業拿低價貨。 只有民營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把這種采購模式延續到八十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