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05 章
德華倒是好奇李和知道這兩個人,畢竟從獲取資料和知識的渠道角度上,內地太難了,雖然這兩個人很有名了,“香港能有幾個比得上這兩個人的,你倒是見識不小.“ “深圳應該去過了吧?改革開放怎么看?“ 于德華有些不快,冷笑道,“有什么看的,唯一的工業區就是蛇口,還到處是工地。其他都是破破爛爛.據說還發現了不少墓葬,我倒是去湊過熱鬧“ “這幾天港督尤德訪問深圳這么大的新聞你不會沒看吧?麥理浩去年就去過,隨后一大波港商就跟著去了.你打眼瞧瞧,大凡世面上的新鮮花樣,哪樣不是香港進來的?你看看深圳20層的電子大廈還有空位嗎?廣東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是不是李兆基蓋的?香港出口商會會長陳永棋是不是早在2年前就在內地投資紡織業?你看看深圳是不是天天24小時不停歇在蓋樓?可口可樂是不是已經進內地兩年了,還在擴大投資?泰國正大是不是也在擴大?兄弟你是坐寶山而不自知啊.“李和說完又拍了拍于德華的肩旁. 又繼續道,“哦,對了,那香港總商會會長叫啥?” “霍英東” “那你再看看新聞,他是不是最近又去了廣東南沙?” 于德華聽這樣一說,倒是有了興趣,也不顧及顏面了,直接問道,“你的意思是?“。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大陸政策已經開放,就像一座金山銀礦,晚了可就沒了,所謂先下手為強,萬不可錯過時機。知道大陸有多少人口嗎?知道有多大的市場嗎?“ 于德華倒是真的心動了,但是還是疑惑的問道,“你跟我說這些你有什么好處?“ 李和見終于問到正題了,放下茶杯,手指輕叩茶幾,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一字一句的道,“我跟你合作“. 李和講出了他的計劃,重點就是和于德華合伙做服裝生意。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個時候投資是最合適不過的.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留給李和折騰的時間不多了,這種熬時間,數日子過,讓他頗感煎熬. 關鍵國內開廠辦私營企業,難度很大,李和不想做這個出頭鳥.找家外資企業作為支撐點,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這個時候港商帶來的便利xing和優惠政策,也不用多說了. 于德華不是最合適的那個人,但是李和沒得選,他可就只認識這么一個香港人,先忽悠過來再說吧. “可是開一家廠子,要買機器設備,人員場地,沒一百多萬可是不行的啊,我是個小廠,銀行業不可能貸給我的.“,剛剛想到激動處,于德華又是被現實給打敗了. “你確定不確定做?“ “我倒是想做,可是沒錢啊“ “誰跟你說做服裝就一定要開廠啊?不知道有一項政策叫來料加工嗎?只要給外匯,內地的哪家服裝廠不給你搶著做,就是虧著本也給你做?!崩詈托χ?,這時候的誰能創匯就能把你當大爺供著,外匯就是天,外匯就是地。 出口產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外匯,只要能換得回來外匯,哪怕不賺錢都可以賣。 國家要進行“四個現代化”建設,進口大量先進設備,急需要充足的外匯儲備,而出口創匯占外匯收入的80%以上。 在組織貨源上,必須強調內銷服從外銷,寧可自己節約一點,少吃一點,少用一點,也要保證優先完成出口任務。 這個時候能夠創匯的產品基本都是農業品,手工藝品,瓷器,礦產,產品單一的令人發指。 有一個神奇的制度,人民幣兌美元一直多個匯率:一個是由官方主導的現匯牌價;一個是官方公布的現金牌價;還有一個是民間流行的被稱為黑市jiāo易價。 國家針對創匯企業又有大量補貼,虧損不怕,只要你能創匯就行。 于德華愣了愣,突然激動的道,“這真是天才想法,肯定行,一定行。你不知道,我去深圳,去東莞,有多少市委領導,國企領導,拉著我說出口的事情,哎呦,這太好了?!?/br> “所以你只要從香港進口布料、輔料,用內地的廠子,機器設備。貼上你自己的牌子” “關鍵內地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