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92 章
chā一腳,說不定就能光明正大的接收。 “于叔,那你找了什么好東西,我瞅瞅?” 老于頭搖搖頭,“沒找到” 于老頭打了個哈欠,咕噥著就要回去睡覺了。 李老頭喝完一口水,道“這些東西,雖然一毛錢沒花,但都歸你。你別急著說話,聽我說完,只有一個條件,我死之前一件不準賣,我死后哪管你洪水滔天?!?/br> “那你老最近身體怎么樣?有沒有哪里不舒服?” “滾,這么盼著老子死。沒門,老子至少還能活個20年” 李和癟癟嘴,“20年?20年后我還真看不上了。還是留給你兒子閨女吧” 李老頭聽完,默然不做聲,自己點了大煙袋,“哎,兒子閨女也是個念想而已,能不能見著還不一定呢。再說這些東西只能送有緣人,可做不得子孫財。說給你就給你?!?/br> 李和不好意思的道,“不是,李叔,那套房子我本來就占你便宜了,再擱幾年翻十倍你信不?” “百倍我也信,我是不想再見到那批人天天在眼皮子底下晃dàng,不賣給你,我也要給別人?!?/br> 李老頭也沒有再多說,喊付霞道,“丫頭,叔中午想吃個烤鴨,要不麻煩你去大南門那邊的徐福記幫我買只烤鴨?門口五路車,大南門下,那邊一打聽都知道” 付霞脆生生的應了聲好,拿了菜籃子就出門。 等付霞出去,李和chā好門栓,摸了摸腦門子上的汗,“大南門,坐公jiāo來回沒四個小時,想都不用想啊。那邊是郊區了啊,哪里有什么店” 李老頭沒聽李和墨跡,“趕緊的去把地下室口子盤開,抓緊把東西放進去,那丫頭回來又不方便?!?/br> 李和搬動一個柜子的時候,抽屜口不小心滑動了下來,里面滿滿當當的玉石翡翠都滾落到地上。 李老頭低聲叫罵,“我跟你說慢點,慢點,那可是走了大運,從一個書匣子扒拉出來的” 所有的家具還是前后院的屋子里。 書籍,瓦罐瓷器還是地下室。 當李李老頭和李和滿頭大汗的搬完所有東西,已經中午了。 兩個人躺在客廳里吹吊扇排汗。 這時候付霞也滿頭大汗的回來了,帶著哭腔對李老頭道“叔,我在大南門溜達了好幾圈,除了地還是地啊,沒看見你說的烤鴨店啊” 李老頭一拍腦袋,“哎呦,你瞧瞧我這記xing,是鎮南門,對不住了,哎呦,趕緊去擦把汗” 等付霞走了,李老頭奚笑道,“我是瞅見了她額頭汗,可沒瞧見她脖子有汗,穿的布鞋,腳面也沒浮灰”。 李和心里聽得詭異。 9、解圍 李和吃晚飯后,顯得無聊從長椿街開始遛彎,不自覺的又走到了和平門。 心想和平門都到了,干脆再去西jiāo民巷看看。 白天的市管會下班了,沒人管,馬路上成了小攤小販的天下。 夜市里,有賣小吃的,有賣各種工藝品,更多是日用百貨這一類。 只要攤子開張,路面上有人,攤主根本就不愁賣不出去。 拐個彎就是天安門廣場,這些跟李和記憶中的并沒有多大變化,反而感覺很親切。 許多人借著路燈在廣場中間看書,也有一些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吹牛打屁。 更多是附近居民,推著木質的嬰兒車,一家幾口出來散步。 更夸張的是一些人把攤子都擺到了廣場中央,有賣襪子的,有賣蔬菜的。 都擺在板車上,有人攆,車子一拉就能跑。 市管會管不著這里,駐守武警也不會攆人,倒是成了真正的三不管地帶。 其實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既是個最封閉的年代,也是個最開放的年代。 許多沒有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偶爾聽上幾句話或者書上看上幾段文字,潛意識的要給打標簽,想當然的認為就是那個樣子,非要腦子給定個框框架架,上個模板,認為這是模式化的。 中國比你想象的大,各個區域的情況不一樣,各個行業不一樣,上面的政策與下面的對策不一樣,一個模板沒法套用。 有成堆的萬元戶,也有成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