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13 章
車,明早送公社去?!?/br> 晚飯的時候,一家人都在一起,王玉蘭又嘮叨了一圈老三,“還折騰去啥子醫院,你看看你們兄妹五個不都在家接生的嗎,不都好好的嗎?村子里那個不是在家接生的?!?/br> 李梅看著低著頭吃飯不吭聲的老三,不忍心了,對王玉蘭道,“你忘記來柱子媳fu,開春大崩血,還不是最后送的醫院,撿回來了命”。 聽到這話,王玉蘭才氣呼呼的不吭聲了,想著人家媳fu,人家閨女,都是恭恭敬敬的,輪到自己,一個個敢吹著浮土尋地縫,想想眼淚又要下來了。 李兆坤圍在爐子旁取暖,旁邊椅子上還放著一瓶酒,一盤花生米,自飲自醉。 喝的差不多了,把飯碗遞給李梅,紅著臉道,“哪來那么多破事,趕緊盛飯” 自從條件好了,家里有煙有酒供著他,他就不愿意出門了。 以往村里村外哪家要辦酒席了,他便去幫著掃地搬桌子,掏菜洗碗,混幾頓酒飯,街尾哪家死了人,他也去幫著挖墓坑,燒紙錢,酒足飯飽,還能拿到喜錢。 就這樣經常也能混個煙酒錢。 現在日子這樣舒坦,李兆坤可不會再做這沒趣事了。 睡覺的時候王玉蘭偷偷的跟李兆坤說,“你說梅子這么能吃,是個男孩還是女孩?” 李兆坤忍不住翻翻白眼,沒好氣道,“你就做美夢吧,咱兒子閨女都不親,俺還指望孫子親?” 生怕李兆坤再說什么破嘴話,王玉蘭趕忙打住話題,轉而道,“等來年開春大丫頭結了婚,下一個就是二和啦,過得可真快,轉眼俺們小五都要上學啦?!?/br> 覺得爐子燒得太悶氣,李兆坤起床推開堂屋門,一陣寒風呼呼吹了進來,伴著雪花撲在臉上,寒流來襲,下了大雪,聽王玉蘭這么說,他倒是難得的也是一陣感慨,“是啊,nǎinǎi個熊,俺都感覺老了,想當年俺坐火車三天三夜不合眼,還精神的猴一樣,現在不中了。還有那幾個小兔崽子蹭蹭竄個長,馬上俺咋就有孫輩了呢”。 這晚兩口子難得沒吵架,心平氣和的絮叨了半夜。 李和躺在被窩里這低陋的鄉村瓦房,原始的居住環境,簡單生活,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關系,哪有半點課本上講的鄉村詩意和黃昏牧歌的影子? 61、老李家第三代 段梅被送到公社醫院的第二天夜里肚痛,推進了產房。 站在產房門外的李隆,顯得焦灼不安,不停的看電子表的時間。 折騰了一一夜,孩子的強有力的哭聲從產室傳了出來。 當聽到醫師喊段梅的名字時,他的心都快跑出來了。 “7斤9兩,母子啥子事沒有”,醫生出來報喜,王玉蘭現在還有些緩不過神來,只是念叨著:“7斤9兩,可真是夠沉的?!?/br> 就連李兆坤都在走廊里欣喜壞了,樂的嘴都合不攏了,突然間反應過來,“哎呀,這醫師咋沒告訴是男孩兒女孩兒呢?” 李梅笑著說:“咋沒告訴你呢,不是說了嘛,母子啥事沒有,那不是小子嘛!閨女就說是母女了!” 女眷進了產室,可李兆坤是公公又不能隨便進產室,可在外面干著急壞了。 李隆手足無措,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抱在懷里,小孩子滿臉都是胎脂,臟兮兮的,小眼睛睜開來一下,但又閉上了,李隆興奮的叫道,“他睜眼看俺,睜眼看了俺,可就是太丑了”。 醫院床位緊張,早上生完孩子,下午就被攆了回來。 李隆在驢車上墊了好幾層被子,生怕凍壞了媳fu和娃娃。 段梅躺在驢車上,挺著勁,笑罵,“哪有這么夸張,又不是瓷娃娃”。 李和沒有去醫院,就在家看門。 家里的家務活都是老四在做,別看老四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她會煮面條,炒面,蛋炒飯,還會和發面蒸大包子,單一個西紅柿,也能搞出花來,西紅柿炒蛋,糖漬西紅柿,涼拌西紅柿,番茄炒豆腐... 早上還要一早起來洗衣服,哪怕井水打上來是暖和的,可不一會就變涼了,小手能凍得通紅。 吃過午飯以后,還要把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