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2 章
得了圣旨,又打了一口哈欠,看了下時間都十一點多了,能不困嗎,也就直接回屋睡覺了。 半夜噼里啪啦聲,依然連綿不絕于耳,有的人家講究老規矩守夜或者迎新,會在夜里就開始放鞭pào,說是三十兒晚上,各路神仙下凡享受人間煙火,只有財神喜神福神才是十二點之后到,其余的時辰就什么神都有了,不到時辰就放,恐怕接到不好的神回家. 早上四點多,李和迷迷糊糊睡得正香,突然感覺身上涼颼颼的,睜開眼才發現小丫頭把自己被子掀了。 李和惱道,“你洗臉沒有,找四姐去洗臉,別這曬臉” 小丫頭晃著腦袋,道,“阿果,大懶貓要起床了”。 李和無奈,只得起床了,今年是初一,也是要起早的。 廚房里面王玉蘭帶著媳fu閨女已經忙開了,年初一跟年三十一樣重要,無論多困難的人家,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可能整治這么一桌的飯菜。 有點那么個承上啟下的意思,這一桌子硬菜的程度,代表著去年過的是否富足,也預示明年會比去年更上一層樓。 廚房里,蘿卜、白菜、粉條等大眾菜永遠都是主角,番茄、黃瓜等“反季節蔬菜”彼時尚聞所未聞。所謂的硬菜跟年三十一樣,也是最常見的豬rou、牛rou、魚rou等幾種。 桌面上已經擺好,紅燒大鯉魚、拌涼皮、熗的花生米、五花rou炒酸菜、紅燒rou。 李和搭不上手,洗了把臉,就蹲在門前水溝邊發呆,上輩子他總是以復雜的心情對待曾經蔓延在心頭的“懷鄉病”。 其實更多是對現實的恐懼與回避,如果只是惦念鄉村的單純與溫情,這樣的懷鄉對他來說也沒啥,沿著這條道路返鄉幾乎太容易了。 但貧困和寒冷的記憶從未在他的生活中消失過。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要敞開大門,等村里各家各戶的小孩來拜年。 李和也沒喝酒,囫圇吃了個飯,吃好飯,就直接帶著幾個小的去給爺nǎi辭歲。 老話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這話放老李家也是沒錯的,大孫子是孫子輩的第一個孩子,代表著又一輩的血脈,一般的老人都非常重視血脈相傳的事情,所以當然對大孫子看得很重。 李和是孫子輩家里的最大的男孩子,老太太自是喜愛的不得了,自從李和上了大學,老太太出去越發臉面有光,得意自不必說。 李和給了老太太兩百塊錢,“nǎi,我在家孝順不了你,這給你,你自己擱家買著吃”。 老太太趕忙推了出去,“混說啥,你外面哪里不花錢地方,俺跟你爺在家里呆著,也花不了錢,俺娃自己用吧” 兩個人推來退出,李福成笑道,“拿著吧,大孫子出息,有心思給,你就敞亮拿著“。 老太太氣的罵李福成道,”你個死人,咱拿大孫子的錢算怎么回事?“ 李和無奈,只得強行塞了老太太懷里,招呼院子里玩的老四老五,抬腳就出門走了。老太太無奈又不好張口亂喊,只得收了起來。 李和到了家,就張羅去姥姥姥爺那邊,趕時間把親戚走完了,李和就能明天去荷蘭那奇葩老丈人家里了。 因為段梅在,李隆倒是去不了河灣姥姥那邊了,李梅也得張羅家里來人,也是去不了。李和看著正撅嘴生悶氣的老四道,”我去河灣,你去不?“ ”不去“,老四因為被王玉蘭收了壓歲錢,正滿心不高興呢。 老四本來裝著壓歲錢流著香甜的口水做了一宿的好夢,可惜的是,那紅包輾轉才一個晚上,還得落到王玉蘭的口袋里。 王玉蘭破口婆心的說了一個早上,理由無非就是幫你存著以后做嫁妝或者讀書用,老四無奈只能屈服了,乖乖地把壓歲錢送上,就像看著隆隆的列車脫軌,再不能螳臂當車地挽回一樣。 李和拿了兩包糖果,兩條煙,就拎著袋子出門,看了一眼門口正玩鞭pào紙的小丫頭,立馬放棄了一起帶過去的想法,感覺還是伺候不來。 李和對兩個舅舅也沒啥看法,恩或者怨都談不上,象征xing的到大舅家進門坐了一圈,閑聊了幾句,就不耐煩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