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3 章
要五六塊錢呢。你看我這皮糙rou厚的用了也白瞎啊,你還是留著自己用吧” 汪雨臉垮下來,羞惱,道“你這人好沒勁,要不還是不要” 李和繼續的表示,道“不要,太貴了” 汪雨伸到李和面前的那只手就僵在哪里,突然一個轉身啪啦一聲,把盒子扔進停在路口的自行車籃子里,“不要拉倒,不識好人心” 立馬推車自行車要走,李和在后面,倒也不好攔著。 推著自行車,剛走幾步路,又停下來,回頭問道“我去書店買書,你陪不陪我去” 看著汪雨要哭的樣子,李和覺著自己是不是有點過分,只得不好意思的,道“這個中,聽你的,那我帶你” 汪雨,道“你可不要逞強,會不會騎?” 李和沒搭理這話,直接從汪雨手里接過車把,問道“你現在上來” 汪雨道,“你先騎兩步,我自己上去” 李和麻溜的騎上去,慢悠悠的蹬了幾下腳蹬,道“你上來吧” 汪雨追上幾步,扶著李和后腰,一踮腳,麻溜的側身坐上了后座。 李和現在也算明白這姑娘家里不簡單,就身上穿的的確良,沒100多塊錢,根本想都不用想。這自行車價格兩三百塊錢,一般工薪家庭咬咬牙也能買,可難得的就是這自行車票。覺著跟自己也沒多大關系,索xing就沒問。 李和一路悶頭騎車,后面還垮個女孩子,可謂羨煞旁人,自行車在大部分的人心目中是多么的寶貝呀,有輛鳳凰、永久或飛鴿,不亞于開著奔馳拉風。 出了學校大門,都繞了好幾個路口,汪雨才問“你認識路啊,怎么不問問我,朝哪里走,你就悶頭騎在?” 李和道“不就是中國書店嗎,只有那里有外文書,我昨晚上地圖都研究過了,準備有時間過去看看呢” 晃晃悠悠到了書店門口,擺好自行車,汪雨趕忙從包里掏出那黑黝黝足有二斤重的鏈條鎖,李和感嘆這姑娘也不怕把脖子掛歪了,這包可是一直掛脖子上的。 這時候大家還不知道啥叫堵車,自行車可以串大姐鉆胡同,所向披靡。 盡管不知道啥叫堵車,但都知道啥叫丟車,而丟車的痛苦也不亞于自家的孩子給壞人扔井里那般痛徹心扉。 丟自行車不算丟失財物,公安局都不給立案,也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給保自行車的。 這時候的中國書店還在東單,就是后來的協和醫院正門外,一般人也就湊合在一柜買書,書店里還有二柜三柜,李和以前只憑介紹信進過二柜,三柜就不是一般人進得了的了。 因為汪雨要買外語書,二人就蹭蹭的上二樓,書店的一大特色是都有一間經營內部圖書的所在,多在書店二樓,此時中國還沒有加入國際版權組織,隨意翻印外版圖書,紙張粗糙,價格便宜,各種最新的外文原版詞典,科技書刊、港臺中文社科專著、托福應試資料,應有盡有,國內讀者隨意購買,外籍人士止步免進。 這時候能有閑錢或者有地方買到一本書,也是了不起的事情,許多呆在農村閑得極度恐慌的人,會把一本新華字典翻爛了,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他能背下新華字典,真的也不稀奇,因為這樣的人真的不少,能背下莎士比亞的更是數不勝數。 汪雨拿了本英文版的金斯堡《嚎叫》,李和啥都沒買,學校門口倒是有不少小說,回頭從那里買,終于用上了電燈,晚上可以拿本書打發時間了。 到柜臺結賬,那書店營業員哭喪的臉,罵罵咧咧的態度,兩人也都見怪不怪了,出了書店,李和隨意翻了下汪雨的書,道,“我每個單詞都認識,連起來就不認識” 汪雨解開鏈條鎖,把車把遞給李和,又白了他一眼,道,“你高中畢業才學了多長時間英語?我高中也沒學多少,也是來大學才學了2年,算入門。這外語就是要背,背下來多少你就得多少” 李和也沒多吃驚,拼命學習的勁頭都是一樣的,比如那英語聽力,好不容易得了一盤香港或者臺灣過來的磁帶,大家都寶貝似得,沒原文對照,沒字幕,一遍聽不懂,聽二遍,十遍,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