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88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群自然是讀書人,他們有什么作品都愛和友人們分享,有這個投遞渠道簡直大大方便了他們。隨著文人們口口相傳,一干書生哪怕是去抄書換錢也要買一套郵票備著,要不然怎么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等可以寄信了,他們得第一時間給朋友寄一首自己的新作! 于是各地郵局還沒正式開啟投遞業務,郵票竟已躍居滕州熱銷商品榜首。 滕州這邊熱熱鬧鬧地迎接新春,等著大年初一這個正式通郵之日到來,長安那邊也迎來了李元嬰派出的那隊特殊信使。 負責送李元嬰那封信的郵差激動地把信送抵皇城郵局,激動的心情還沒平復下來。 這種來回奔波的苦差事以前很多人不愿意干,但現在道路暢通,郵差待遇又十分優厚,他們媳fu兒還能接受培訓到郵局工作,坐在柜臺后面賣賣郵票、指導指導想寄信的人,既體面又賺錢!等他們干完這幾年肯定能夠攢下一大筆錢給兒子娶媳fu、給女兒添嫁妝,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光是想著那樣的未來,他們心里就guntangguntang的,連每天來回趕路都不覺辛苦,甚至覺得沿途風景美得不得了。 信準時到達,第二天趕巧就是李二陛下壽辰。 皇城郵局負責人作為滕州使者入宮祝壽,一早起來緊張地把自己的衣著檢查了好幾遍才忐忑地出門。 到了宮宴地點外頭,滕州使者被一視同仁地安排在其他藩王使者堆里,相比其他人身后堆著的壽禮,他帶著的東西著實寒酸:一封厚厚的信、一套薄薄的金絲郵票、一張標注有沿途六十個驛站所在位置的長安直道輿圖。 所謂上行下效還是有道理的,李泰和李元嬰不太對付,李泰的使者也看李元嬰那個忐忑不安的使者不太順眼,開口譏諷:“聽說這么多藩王里數滕王殿下最富裕,怎么只給陛下獻這么點東西?幾張薄薄的紙就拿來當壽禮,把陛下當什么了?” 滕王使者有些富態,瞧著是個脾氣很好的胖子,聞言也沒生氣,只一臉篤定地表達對李元嬰的信任:“殿下選這樣的壽禮想必有殿下的道理?!彼麄儗钤獘氲男湃问墙趺つ康?,不僅因為李元嬰是大唐親王,更因為李元嬰是李元嬰——是哪怕胡鬧也總能胡鬧出好結果的李元嬰。 一想到這里,滕王使者的忐忑和緊張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挺直的腰桿和滿臉的驕傲。 這時終于輪到他們這些獻禮的使者入內。 作者有話要說: 四侄子:為什么每次都拉我出來? 小王爺:大概你長得比較像反派 第194章 獻壽禮這種事年年都有一次,雖然李二陛下口上說不需要,但宮宴一開,該獻禮的還是要獻,人不能到的便派使者趕回來。 好在李二陛下一般不怎么展露自己的喜好,只要送到就點頭收下,因此這么多年來基本沒出現攀比壽禮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李元嬰有資格當眾獻禮之后隱隱有改變的趨勢。 要論誰最愛在壽禮這件事上最愛鬧幺蛾子,那肯定非李元嬰莫屬,他往往不是鬧出點大動靜來,就是送上點與眾不同的東西,引得全場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過去。 然后,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們的錢就不是自己的了,不是被忽悠著買茶葉,就是被忽悠著出錢修路鋪橋。 去年更絕,振振有詞地說什么整個大唐都是李二陛下的,壽禮得從海外找才有誠意,直接忽悠他們去買海船。他們離海十萬八千里,也不知怎么就預定了一艘海船!到現在他們錢已經給了,船還沒影! 這家伙實在太邪門了。 今年大家都打定主意,堅決不受李元嬰影響。 去年他說了那番話又怎么樣,今年大伙不還是和往年獻禮,沒誰真聽了李元嬰忽悠往海外去找!所以,只要自己意志足夠堅定,不管這次李元嬰的使者送上什么玩意,他們都絕對不可能上當的! 不少人無聲無息地和相熟的同伴jiāo換一個眼神,都看出了對方的決心。 這時藩王使者陸陸續續上前獻禮,瞧著都沒什么新意,坐在角落的人已經開始悄悄打哈欠。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