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61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大唐眼下人丁不多,經不起海上損耗,與其大興海運,還不如先把眼下的局面經營好。 他擰著眉給李元嬰分析其中弊端。 李元嬰另有一番見解:“土里能長出來的東西就那么一點,我一直在叫人搜集各地稻種搞雜jiāo,提高米糧的產量和品質,還有尋找肥田養地的法子。若是將來一畝地里長出來的糧食比如今翻一倍或者翻數倍,那是不是只要一部分人去種地就能養活所有人了?” 魏征道:“但你還沒有做成?!?/br> 李元嬰道:“總能做到的,十年不行,就二十年?!彼€年輕,所以并不覺得二十年是多漫長的時光。李元嬰目光熠熠,“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取海外的無主珍寶充盈國庫,取海外的無主之地供養大唐百姓。朝廷有了余力,就可以興教化、強軍力。若是海外有人被欺壓得難以生存,我們可以把他們帶回來,將土地給他們耕種,讓他們吃飽穿暖,接受大唐教育。若是他們之中有人想回歸故土,我們再送他們回去,讓他們宣揚大唐的仁善,再有人遇到困難之時就會主動像我們大唐求救,皇兄也會成為真正的天可汗!” 魏征靜了下來。 若是這些話由別人來說,魏征會認為對方在吹牛,但是李元嬰不一樣。 這些事李元嬰已經在做了,不管是對待吐蕃還是對待高麗新羅,李元嬰都是這樣做的。 從一開始,他的目光就沒有囿于大唐一隅。 他從小生在皇室,與兩任帝王都極為親近,既知曉權勢的誘人也知曉權勢的可怕。所以李元嬰沒有與任何朝臣有過多的往來,從不chā手朝中之事,哪怕當了他的準孫女婿,李元嬰也鮮少從他這里探聽朝中消息,更別提求他做些什么。 至于與李靖jiāo好,那也是志趣相投的往來,顯見不會提及軍中之事——哪怕提了,李靖如今也已是解甲歸田狀態,并沒有什么用處。 他在朝中半點人脈也無,能肆意妄為全憑著李二陛下的縱容。 若是有一天,李二陛下收回了對他的寬縱,他在朝中就真的孤立無援、孑然一身了。 也正因如此,李元嬰才能避過一次次猜疑,讓李二陛下放心讓他去做他想做的事。 這樣的局面,是不是李元嬰有意為之? 這個問題魏征沒有問題,李元嬰也沒有說,兩個人對坐吃茶,醒了酒。 天色已晚,李元嬰該回住處去了。 魏姝送他出門,親手替他系上披風。 李元嬰趁機握住她的手,借著夜色的掩映往她額頭上輕輕親了一下。他怕魏姝反應過來要打她,飛快碰了一下就拔腿跑了,累得在一旁裝不存在的內侍趕忙追上去。 魏姝立在檐下看著李元嬰跑遠,耳根微微泛紅,直至李元嬰的身影消失不見才收回視線。 她喜歡的人啊,是天底下最好也最可愛的人,她希望他一輩子快快活活,永遠都沒有煩惱。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親到了媳fu兒!的額頭! 第185章 李二陛下生辰結束,轉眼便到了過年。李元嬰往認識的人家里都溜了一圈,厚顏無恥地討壓歲錢,這個時候他不說自己是李二陛下一輩的了,只說自己年紀小又未婚,合該討個吉利。 來都來了,李元嬰又順便討了一圈墨寶,說是回去辦個書畫展印些字帖什么的給書院學生們看。要是你會畫畫,那就更好了,給幾幅丹青幫助一下落后地區滕州的無助孩童。 總之,李元嬰把能討的好處都討了,又收割了一批上次遺漏的人才,才乖乖回宮待著。 李二陛下知曉李元嬰出去給人“拜年”,把他叫到跟前問他都厚著臉皮跟人要了些什么。 李元嬰不高興地道:“這怎么能叫厚著臉皮?我年紀小,去給大伙拜年不是應該的嗎?我帶了年禮去,他們回一點點禮不也很正常!”反正他絕口不提自己平時仗著是李二陛下的弟弟一口一個“老李”“小閻”地叫,這種關鍵時刻,當然得把自己當小孩子。 李二陛下再問了一次,李元嬰才掏出一張長長的回禮單子攤開給李二陛下看。他得了便宜還賣乖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