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32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玄奘一面的念頭。 相比李二陛下這個無神論者,李承乾對佛理還是有點研究的。不過經過李元嬰一通禪茶炒作,李承乾或多或少也琢磨出了對待佛家應有的態度:挑揀有益的信一信,挑揀有用的學一學。信一些佛理可以,信所有和尚就不必了,誰知道和尚有沒有曲解佛經的意思?反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李承乾懷著這種極其端正的態度宣見了玄奘。 玄奘雖有些失望,卻還是認真應對,挑出些取經路上的所見所聞給李承乾講了一遍。他覺得取經路上艱難險阻無數,隨便拎一些出來講一講應該就能讓李承乾對他另眼相看! 玄奘這卻是失算了,李承乾聽著竟覺得沒甚稀奇,這樣的冒險故事他跟著李元嬰聽過一打!雖然地方不一樣、人也不一樣,但是同樣跌宕起伏、驚險刺激。 最近豐泰樓那邊還把音樂和俗講結合起來,又是講故事又是配樂的,既新奇又有趣,相比起來,玄奘這空口白憑講出來的取經故事未免略顯無趣! 李承乾聽了兩段,便興趣缺缺地讓玄奘不必講了,大可組織些弟子幫忙把前往天竺取經的過程編整成書供朝廷參考。 說完以后,李承乾還嫌玄奘受的打擊不夠大,叫人取來幾本《吐蕃行記》給玄奘當參考,說讓玄奘比對著這幾本書來記錄,把各地的物產、風俗、人口、牲畜馴養情況都記錄下來。 李承乾殷殷地握著玄奘的手囑托:“往年已有不少佛門弟子前往吐蕃、突厥弘揚佛法,既然玄奘大師您求得真經,那定然要再派一批人前去向他們傳授真經,這件事也拜托玄奘大師了!” 玄奘面色發僵,只能強笑著應了下來。他這一去來回就是十九年,長安的變化著實太大了,當年還十分稚氣的太子也成長到讓他認不出來!著實很難想象,眼前這個風姿卓絕的沉穩青年居然是當年那個活潑好動的小太子! 還有,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佛門子弟絡繹不絕地前往吐蕃、突厥那些地方?當年他要去天竺求取真經,贊同他的、愿意與他同行的人可不多! 難道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真的能讓他和現在的長安完全脫節? 玄奘覺得自己有必要先好好了解長安如今的情況再作打算! …… 李承乾抽空見完玄奘,覺得玄奘一路辛苦,就是不太會講故事。 他叫人安排一批佛門子弟去幫玄奘著書,務必要挑文采好的、思維有條理的,務必把這本《大唐西域記》編寫得詳盡一些、有趣一些,最好能吹一吹西域的美好之處,好讓更多商隊愿意受舟車勞頓之苦去把西域的寶貝弄回來。 最好就是讓稱心他們把《大唐西域記》里的精彩內容挑出來編成戲! 只要有足夠的好處,別說西域了,更遠的地方肯定都有人愿意走!這可比他們辛辛苦苦派使者去商談要輕松多了,還不必被魏征他們罵勞民傷財。 要知道朝廷的差役都是從民間征調的,百姓從來都不是樂于幫朝廷干白活的存在,上面要強行征調他們去西域幫朝廷搞采購,他們絕對會鬧起來! 當初李二陛下想去洛陽避暑,隨行的衛兵都敢因為不想辛苦出行而往他臥室方向shè箭,試圖讓李二陛下打消念頭。在隋末更是有到各地接采女的差役覺得路上太辛苦,直接把去接采女的船弄沉。 所以,與其強征,還不如想辦法讓人自愿去做。 最容易被說動的人自然是商賈,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圖,他們什么都愿意干! 和李元嬰相處久了,李承乾現在也是很有想法的。按著自己的主意把事情安排下去,李承乾又寫信和李元嬰提了這事,告訴李元嬰若是《大唐西域記》寫得好一定第一時間送去滕州給他看。 李元嬰收到信時,正讓駱賓王寫篇邀請文章,召集河南道的有識之士前來赴會。所謂的有識之士,包括但不限于世家大族、豪強富戶,只要你有錢、你有人、你有糧,或者可以隨便有點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都成! 李元嬰到河南道這么久,該打聽他底細的人都打聽了,許多人也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