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84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來壓制世家大族的設想也沒戲了,科舉成了朝中文臣結黨的新途徑,同科的稱“同年”,考官被稱為“座師”,有這么一重關系他們就有了天然的同盟關系! 由于進士科不糊名,考官可以參考士子們過往的文章才評等次,所以進士科投卷成風,大家爭相往主考和其他達官貴人府里投自己精心制作的行卷,以求得貴人青眼。世家大族培養自家子侄之余,也可以靠科舉拉攏人才,原本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途徑,漸漸地倒變成“座師”選拔人才的途徑了。 李元嬰了解了這些,便把糊名謄錄的法子遞給了孔穎達,還提了個“天子門生”的說法,表示可以讓李二陛下當個掛名主考。既然座師這么好,憑什么讓別人來當,自然是讓他皇兄來當最好! 孔穎達當時看完了,對李元嬰的想法部分贊同,對天子門生一說頗有微詞,覺得李元嬰有見縫chā針給皇家貼金之嫌。不過整體來說,孔穎達覺得這個方法是可行的,想了想還是打回去讓李元嬰刪改,直接呈給了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這人有點自戀,雖是馬上得的天下,卻覺得自己也是飽讀群書、極有文化的,自然對“天子門生”這個詞一見鐘情。這主意不錯,天底下有才華的讀書人都該是他的學生! 李二陛下當場就叫人改了今年進士科的章程,其他科是選拔專業人才的,依然照舊! 其實李二陛下覺得,要是其他科的舉子們強烈要求要當天子門生,他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好在看到孔穎達臉色其黑,一臉“我很想噴你”“你再說我就要噴你了”的表情,李二陛下聰明地吞回了將要出口的話,勉強只改進士一科。 李元嬰見這些士子都不喜歡糊名謄錄的主意,不想和他們玩耍了,又帶著蘇七娘她們離開。這時才有人注意到李元嬰來了又去,給旁人提了個醒,士子們見李元嬰帶著人走遠了,免不了討論起來—— 有人說:“那莫不是滕王?” 有人說:“看身邊那女子,是蘇七娘吧?” 有人則說:“來了又走,難道是瞧不上我們?” 起了話頭,知道些傳言的人便給與會者科普了一番,什么滕王巧得美才人,什么滕王金屋藏嬌娥,什么滕王下鄉逢寡fu,還有新出爐的滕王情牽俏王女,總之,別看滕王年紀小,人流連花叢瀟灑著呢!聽人說,他今年也要參加進士科考試,說是考上進士才能叫風流才子! 有人提出疑問:“不是說,滕王與魏太師孫女定了親嗎?” 搬運傳言的人理所當然地說道:“就是這樣才了得??!” 語氣聽著還挺羨慕的。 可不是嘛,要娶以清正方直聞名的魏太師家孫女,還敢到處拈花惹草。偏偏魏太師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像壓根沒聽說一樣,真了不得??! 李元嬰不曉得自己成了眾人羨慕的對象,他想著溜達夠了,便讓蘇七娘她們忙自己的去,自己跑佛堂那邊接柳寶林和魏姝。出寺路上,李元嬰憤憤不平地和魏姝說起那些士子的話,不滿地批評:“他們真沒遠見!” 魏姝點頭夸道:“又不是誰都像你這么聰明?!?/br> 李元嬰被夸得美滋滋,尾巴立刻翹得老高,與魏姝說起許多不糊名謄錄的壞處來,都是他先前從系統那聽來的,現學現賣起來一點都不害臊。 柳寶林聽著李元嬰和魏姝湊一起聊得高興,心里也歡喜。她這兒子脾氣就是這樣,得順著毛捋,哄他高興了什么都好說,準兒媳拿得準這一點,兩人往后相處起來應該不會有問題才是。 出宮一趟,柳寶林的生活沒什么改變,心里卻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盼。兒子孝順,還越來越懂事;兒媳xing子好,和她又處得來,她還有什么好愁的?只等著一家人和和美美地過日子便好! 唯一可擔心的,大概是怕李二陛下還是不想放李元嬰就藩。幸好看李元嬰最近這高興勁,李二陛下那邊似乎已經松動了! …… 過了年,李元嬰又長了一歲,和城陽一樣滿十四了。 李二陛下叫人著手cāo辦城陽的婚事。杜荷最近辦差挺用心,年紀又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