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30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個男的,所以狄仁杰當仁不讓地把縣尉挑走了。李元嬰聽狄仁杰搶先要了縣尉位置還挺遺憾,說道:“聽說當初平陽jiejie就是在鄠縣這里招兵買馬,跟著父皇起兵!要是城陽她們來當縣尉,是不是也能搞出一隊娘子軍!” 平陽公主是李二陛下的meimei,當初隋末大亂,平陽公主勸駙馬柴紹去跟著父兄起兵奪天下,讓他不用擔心自己,她另有打算。結果,她的另有打算是自己回鄠縣變賣田產、招攬各方英雄,帶著人一路殺去響應她父兄! 平陽公主下葬時,太上皇不顧眾人反對,用軍將的下葬儀制將愛女下葬。 可以說,平陽公主是了不得的女中豪杰、巾幗英雄! 狄仁杰聽李元嬰這么說,趕忙往左右看了看,瞧見屋里沒旁人。狄仁杰才沒好氣地對李元嬰道:“你可不能亂說話,如今大唐好好地,百姓安居樂業,你怎么能拿隋末的事情來比?”什么招兵買馬什么跟著起兵,他不想活,別人還想??! 李元嬰撇撇嘴,不以為然。他說道:“皇兄又不是傻子,他會不知道我沒那個意思嗎?” 不過平陽公主到底只有一個,城陽和那位已故的巾幗英雄很不一樣。武媚她們的xing格可能比較合適,偏她們的身份又不適合出這個頭,所以李元嬰還是只能把縣尉的位置給狄仁杰。 武媚比較年長,挑了縣丞,這是僅次于縣令的二把手,需要調節各方工作;魏姝則挑了主簿,主要和李元嬰待在一起商討縣務,給李元嬰出出主意;城陽當了錄事,負責帶人記錄和整理各種文書;金勝曼則管著一干佐史,負責調配各部門的人手。 每個人都挑完職位,討論好自己需要多少人手、對手底下的人有什么要求,風風火火地去寫自己分管那一塊的招聘告示去了。 李元嬰也沒閑著,溜達去縣學準備拎了一批能說會寫的人過來當志愿者,讓他們和縣里的百姓宣講縣衙需要招什么樣的人。 縣學的學生早聽說李元嬰差人在鄠縣建圖書館,地都選好了,心中十分激動。哪怕他們這一代考不上,他們的兒孫將來也可以盡情讀書了,一代接一代地讀,總有出頭的機會! 所以聽說李元嬰要來縣學巡察,所有人都很激動,心里都盼著李元嬰早些到。 不過縣里主事的人擼了一批,涉嫌聽命開除吳志遠的學官也被革職了,所以縣學的學子們都安安分分地等待著,不敢有什么逾矩的動作。 要知道他們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注定了他們不能當熱血青年,動不動就為同窗請命或者為學官求情! 李元嬰見學生們一個個跟鵪鶉似的朝自己見禮,但精神頭挺不錯,偶爾偷偷望過來的眼神也算有神,非常滿意,抬手免了他們的禮,囫圇著把自己的來意和學生們說了,讓他們不能咬文嚼字,要走近百姓,盡量用大白話和百姓傳達政令。 李元嬰又對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讀書感悟:書是讀不完的,怎么把書上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怎么真正當一個于國于民有大用處的人,還是得走到百姓里去,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這樣才不至于一輩子只懂得搖頭晃腦念幾句經義! 李元嬰還舉孔圣人的例子,難道孔子生而知之、天生就是圣人嗎?不是的,孔圣人一生周游列國、輾轉各地才能得出那么多道理,現在的人個個都只坐在家中埋頭苦讀,大唐何時才能再出一個孔圣人那樣的人呢? 在座的學生雖從來沒有過想要當孔圣第二,但經李元嬰抑揚頓挫地一番鼓吹,頓時也都激動地表示自己愿意當一個走進百姓之中的志愿者! 李元嬰吹完牛bi,在縣學學生們的目送下飄飄然地回了縣衙。其他人也忙活完了,武媚找過來說李二陛下又讓人送信過來,人正在側間候著。 作者有話要說: 李二陛下:對,就這樣吹我,可著勁吹我! 小王爺:不吹了不吹了,累人! 長孫無忌:沒眼看! 第134章 李元嬰聽武媚這么一說,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不是才回了信嗎?怎么又來信了?他現在忙著呢!他管一個縣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