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77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地說:“要是我再大點就好了?!彼嗣约哼€光溜溜的下巴,恨不得自己也一早能和李二陛下一樣長出胡子來。 李承乾道:“等你大點了,又會覺得小點好?!?/br> 李元嬰不認這話,他覺得自己要是大點,能做的事就多了。不過,現在提了建議,哪怕不能馬上出去玩耍,往后也許也有機會能去,所以提了不虧!李元嬰又高興起來,和李承乾在回廊盡頭分別,跑回去陪柳寶林用膳去了。 柳寶林最近得了許多菜譜,又經常能收到豐泰樓那邊的反饋,生活日漸充實起來。李元嬰漸漸長大,柳寶林知道兒子守在自己身邊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所以她妥當地安排著自己的每一天,不讓李元嬰牽掛自己。 李元嬰回來了,柳寶林自然歡喜,邊給李元嬰嘗自己做的新菜邊聽李元嬰說白日里的趣事。 這邊母子其樂融融,另一邊的李二陛下用過膳后又想起李元嬰那個歪主意。 眼下宗室已經挺多了,太上皇兒子有二十個,活下來十幾個,除了李元嬰都已經就藩;他的兒子也有不少,年長的也都去了封地,只有幾個小的留在身邊。等將來他這些封了王的兄弟和兒子又會有許多子子孫孫,確實得給他們找點活干。 本來李二陛下是準備讓兒子和功臣們世襲刺史之職,世世代代當各地的一把手,但是這個主意遭到魏征和長孫無忌他們的一致反對。他們寧愿自己也不要這份殊榮,也不希望地方上的刺史變成世襲制,畢竟,誰知道那些個后代是不是蠢人? 既然不能讓他們世襲刺史這種實職,那么讓他們代表大唐出使各國興許是個不錯地主意。他們乃是大唐宗室子弟,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走到哪別人不得好好招待? 至于危險,危險肯定也是有的,但是李元嬰說得有道理,連文成一個女孩都能遠嫁吐蕃,難道堂堂大唐皇室后裔連出使外邦的膽氣都沒有? 每年的賀歲、賀誕、封賜等等都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各國穩定邦jiāo,派誰能比派宗室子弟更能代表大唐的重視? 要是能因此鍛煉出一批得用的宗室子弟,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獨木不成林,李家越枝繁葉茂、能人輩出,大唐江山就越穩固。 李二陛下拿定了主意,便叫人讓魏征他們進宮商量這樁事?,F在就讓李元嬰去是不可能的,等李元嬰再大些、出使各國的章程再完備些,興許還可以考慮考慮。 魏征等人一到,李二陛下便和他們說了李元嬰那個損主意:放最會吃喝玩樂的那批宗室子弟出去禍害禍害別人! 魏征等人聽得臉皮直抽。 這對兄弟真是絕了,一個比一個不要臉,這種主意都敢說出口。 李元嬰就算了,人家本來就是個混世小魔王,李二陛下你怎么回事? 你堂堂一國之君,一點都不會害臊的嗎? 作者有話要說: 李二陛下:我只是轉述我弟弟的想法,你們覺得我弟弟這主意怎么樣? 小王爺:無恥皇兄! 第112章 李元嬰出了個主意就跑,也不管李二陛下答沒答應,會到國子監后他又恢復了一貫的好學,天天帶著小伙伴們堵夫子。不過最近他多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規劃吐蕃出游路線,給每一個地點琢磨一個說法,串聯成一個完整又激勵人心的故事,好吸引眾人前往吐蕃觀光旅游。 編故事李元嬰是最擅長的,但要編得真實,便要立足于現實。李元嬰接下來邊搜集資料邊整理故事線,偶爾還寫信去詢問江夏王他們這些送親使具體細節。 一個多月下來,李元嬰把“文成和親”的故事編了出來,先用漢代公主和親的種種遭遇作為對比,襯托出和親的不易,接著便是著重描繪文成的聰慧、大唐的慷慨。 這一段立足于商隊帶回來的吐蕃風土人情,圖文并茂、十分真實:吐蕃的人衣物簡陋,大多是皮毛經簡單縫制做成,只有實用xing,缺乏觀賞xing,大唐的衣飾華美精致;吐蕃沒有精烹細炙的習慣,大多粗吃粗飲,不會燒制精美的餐具;這些還是其次,重要的是吐蕃無人學醫,大多信虛無縹緲的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