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69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李元嬰從他皇兄那得了個保證,又高興起來,往后別人怎么夸他,他都不用擔心了,皇兄說要是要是起了疑心一定會告訴他。那些個暗地里使手段的人再使這種伎倆,也不會有什么用處了! 李二陛下走這一趟,落入了不少人眼中。 武媚她們最先找過來,見李元嬰眼眶發紅,便問李元嬰是不是李二陛下責問了他。 李元嬰說道:“皇兄要是不罵我,我才要擔心?!彼矒嵛涿暮臀烘?,“已經沒事了,皇兄不會疑心我和承乾的!” 武媚問為什么不會。 李元嬰便把自己要李二陛下答應自己的事告訴她們。 武媚聽了一陣沉默,沒想到李元嬰會直接提“懷疑我你就告訴我”這種要求。 帝王的保證能作數嗎?她覺得不能作數。不過看李元嬰這么高興,武媚也沒當場潑冷水,或許愛打直球有愛打直球的好處,至少他的心思明明白白,沒多少別人做文章的余地。真要換個心思深、手段高的,怕是早被猜疑上了! 不管外面如何,在李元嬰心里這樁事已經圓滿解決,只要他皇兄不信外頭那些風言風語,別人怎么看、怎么說又和他有什么關系?別人的看法,他又不在意,他們愛怎么看就怎么看去! 國子監里暫時恢復平靜,長安城卻出了不少變故,先是有些紈绔子弟被收拾了,包括房俊也突然被從國子監扔進禁軍里歷練。據說老房上朝時脖子上掛的彩好幾天都沒消下去,整個人都不太有精神,一下子老了好幾歲。 最大的事兒,應該是魏王這回真的要就藩了。 很多事都是一樁連著一樁,拔出蘿卜帶出泥。照著李泰一貫的作風,明著來的少,暗里的yin刀子多,很少會明目張膽地干點什么,所以哪怕一直都在和太子互別苗頭,心思卻也還挺隱蔽。 這次李泰卻是被李元嬰氣昏了頭。明明他借著閻氏有孕安心留在長安,先別做出什么傻事來,留京的事就穩了。偏偏因為李元嬰明白告訴李泰就藩之事是他提議的,李元嬰在李泰的仇恨榜上就越過了太子,榮登榜首。 這些年來,李泰根本沒把李承乾這個長兄看在眼里。在他看來,李承乾不過比他早出生一年,占著個長子的名頭而已,論才學,李承乾比不過他;論聲望,李承乾比不過他;論討父皇歡欣,李承乾更是遠不如他。李承乾能當太子,他為什么不能當? 所以當知道是李元嬰說動李二陛下讓他就藩時,李泰就氣zhà了。李元嬰憑什么?李元嬰憑什么可以左右他父皇的決定?李元嬰憑什么毀掉他這么多年來的苦心經營? 這也是李泰在留京后立即使出明捧暗害這一招的原因。他心里憋著一股氣,必須馬上往外發! 散布歌謠和傳言的事,因為準備得急、推行得倉促,所以破綻很多。李二陛下派人一查,便把事情查得明明白白。 結果就是李二陛下最不愿接受的結果,他最疼愛的老四心被養大了,他覺得他是可以當太子的。 除卻眼前這樁事,過去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在為謀奪太子之位做準備。因為李元嬰提議讓他就藩,他便對李元嬰恨意滔天,因此而失了往日的耐心,莽撞行事露了馬腳! 李二陛下以前有多偏愛他的青雀兒,此時就有多失望。他的青雀兒長大了,再不可能和兒時那樣天真可愛,他卻希望他們父子之間一直像當年一樣親厚,希望他們兄弟可以相互幫扶、相互依靠,而不是重蹈玄武門的覆轍。 結果—— 天家無父子,天家無兄弟! 李二陛下下令讓李泰在四月中旬就藩,閻氏懷有身孕不便奔波,便帶著小世子暫留長安,等腹中皇孫出生之后再去相州。 四月中旬轉眼就到,李泰接了詔令后恍惚了許多天,到臨行前才猛地驚醒,借辭行之名入宮抱著李二陛下的腿傷心大哭,說自己知道錯了。 這次李二陛下雖還是耐心聽他哭著認錯,卻沒和往常一樣好言與他說話,等他哭夠了才說:“你既已長大了,便要擔起你應負的責任來?!?/br> 李泰知道事情已沒有轉圜余地,哽咽著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