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8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元嬰跑來了,太醫們都愣了一下,紛紛起身告退,都想避著李元嬰這混世小魔王。 李元嬰可不在意別人怎么看他。他一屁股坐到孫思邈身邊,興沖沖地與孫思邈說起自己的大書院。 李元嬰一旦想說服別人,道理那是一套一套地往外搬,一口氣就能扯出一大段:“如今醫書良莠不齊,大夫也少,許多游方郎中都是騙錢的。騙錢事小,最要緊的是人命,別說亂用yào治死人,便是小病被他們耽誤久了也會出事兒。我琢磨著到時候書院里也教想學的人學醫,到時候教出很多大夫,百姓就不愁看病了!” 孫思邈覺著李元嬰想法挺好,要實現卻太難了。他說道:“這書院你準備什么時候開?” 李元嬰道:“等我去封地的時候開!” 他知道這看起來還要很久,又把自己搞了個圖書館的事情告訴孫思邈,說可以先把書放到圖書館。 李元嬰積極地游說:“雖說我也從太醫那邊抄錄了不少書送到圖書館去,可這些書太過零散,懂醫的人不需要看,不懂醫的人看了還是不懂。您這么厲害,有沒有辦法編一套可以用來教人治病的書?您要是編出來了,我只需要找幾個會教學生的人教下去就可以啦!若是您編出來了,我可以叫李淳風幫忙印很多很多,讓所有人都有機會看到!” 李元嬰一通連說帶勸,還真把孫思邈說動了。 即便李元嬰張口閉口就說“百姓”“天下人”,口氣大得很,卻真正戳到了孫思邈心坎上。李元嬰所說的庸醫誤人,正巧也是孫思邈一大心病。 李元嬰所說的有條理、有系統xing的醫書,孫思邈這些年來一直陸陸續續地寫著,并且已經將它定名為《千金方》,意為人命重如千金。 從某種方面來說,他的想法與李元嬰是一致的,只是從未對別人提起而已。 孫思邈思量片刻,溫聲答應:“既是如此,這次我便在長安多留些時日?!?/br> 若是李元嬰當真言行一致,他寫好《千金方》后將它jiāo予李元嬰也無妨,畢竟他寫《千金方》就是想讓更多人不被庸醫耽誤、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李元嬰一聽孫思邈答應,立刻高興起來。他想到李二陛下那些氣人的話,又挪到孫思邈身邊提出另一個請求:“那你能不能教我看??!就是那種看看別人臉色就知道對方生了什么病的!扁鵲就這樣,看一眼就知道蔡桓公病到什么程度了,多厲害!” 孫思邈搖頭道:“醫者確實有‘望聞問切’四法,可也沒多少人能單憑‘望’就看出是什么病?!?/br> 李元嬰失望地說:“您也不可以嗎?” 孫思邈道:“自是不行的?!彼毤毝嗽斃钤獘霂籽?,給李元嬰介紹基本的判斷之法,“殿下面色紅潤,雙目有神,唇舌之色皆鮮明亮澤,這些都表示殿下身體康健。反過來說,面色枯槁、雙目無神,膚色、唇色暗沉,舌苔有異,這些都是有恙在身的征兆??梢袛嗑唧w是什么病還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比如從患病者的日常起居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出病因、從患病者的脈象看看各處臟腑是否有問題?!?/br> 李元嬰認真聽了,覺得不難,又讓孫思邈教他診脈。 孫思邈道:“診脈之法醫書之中多有記載,但脈象之間差別極為細微,須得靜心識辨,否則差之毫厘便謬之千里?!?/br> 孫思邈這話隱含的意思很簡單,像李元嬰這么貪玩的人不可能靜下心來學這個,還是算了吧。 李元嬰可不會把自己代入到“難靜心、不細心”那類人里去,他聽孫思邈這么說更覺診脈之法玄妙至極,立刻興高采烈地說:“我要學!” 孫思邈拒絕不了這么積極的小孩,只能給他挑了本診脈口訣讓他背去。 李元嬰對背書不太感興趣,但對學會診脈很感興趣,很是認真地收下那卷醫書。等他學會了,一摸他皇兄的脈,什么都知道了! 懷揣著“等我學會了就去嚇死皇兄”的想法,回去之后李元嬰也不急著睡覺,先把孫思邈給的那卷醫書通讀一遍。 和其他人相比,李元嬰背起書來有個極大的優勢:只要他通篇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