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知青(一)
再一次睜開眼的時候,溫言舒只覺得四周黑暗,月光透過窗戶撒在桌子上映下一片光亮,此時應當是午夜時分,明月姣姣之時。 她沒急著接收劇情和原主的記憶,而是先摸黑打量了下自己所處的環境。 這是一個狹小的房間,至少比她從前住過的任何一個房間都要小。屋內的擺設看起來也不多,但她可以確定屋子里除了她就沒有別人的呼吸聲了。 溫言舒這才放下心來,重新躺回到床上。閉上眼睛,接收了劇情以及原主記憶。 這是一篇寫著70年代,先婚后愛,家常里短的種田文。 男主周洛文出生于書香世家,祖上曾在朝廷為官,有一位祖先更是做過皇帝的太傅,可謂是清貴人家,惹人羨艷。 周家人都是文弱書生,在戰爭時期他們也想參軍,可惜有心而無力,只得捐財捐物用以報國。 新華國成立,由于周家人都是飽讀詩書之人,很快便被各所大學邀請去當了教授。其中,周洛文的祖父母都成為了國內最頂尖大學的教授,他的父母由于曾經出國留過學,在語言方面很有造詣,于是都成為了外交官。 本來這樣的安排雖然不如從前那般輝煌,但也未來可期了??墒情L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開始的前幾年由于周家從前曾在抗日戰爭中捐財捐物,在政府里留下了紅色資本家的檔案,所以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周家人一直秉承著小心翼翼做人,兢兢業業做事的原則,不露一絲馬腳,奈何還是被有心人栽贓陷害了。 周家發展至今,在戰爭中逃的逃死的死,如今還在大陸的只剩下周洛文家這一房了,而這一代就只得他一個子孫。所以周家長輩在得知自家馬上就要被抄家的消息后,為了保全周洛文,將他火速送上了下鄉插隊的知青列車。 周洛文當時已成年,他自然知曉事情的嚴重性。不過人小勢微無法左右家族的命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父母家人被下放到鄉下牛棚接受改造。 他那時談了個對象,為了不連累她,他沒有知會她一聲,便踏上了知青列車不告而辭了。 插隊的地方在安徽的一個偏僻農村里,不僅地方背靠著大山很難出去一次,而且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農活。周洛文從小嬌生慣養長大,自然是不習慣的,但也沒辦法,他是個有血性的男人,只能咬著牙拼命干,強迫自己習慣。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每天將全部的精力揮灑在農活上,強迫自己不去想起那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女孩兒的音容笑貌。但是心底對她的思念卻越積越深,他甚至幻想著不久后的一天,他家里得到平反,他得以回到城里,與她再續前緣。 在他下鄉插隊半年后的一天,發生了一件改變了他一生的事。 這天下工回來,由于知青點他的屋子里漏風,冬天里冷極了,他急著要趕回家補墻,于是走在了最前面。 走到村口,離的老遠他就看見了村子里的大河里有一個身影在往下沉。幾乎沒多想,他下意識的就沖了過去撲進了河里,將人救了出來。 他救得不是別人,正是女主角馬建蘭。馬建蘭是生產隊大隊長的女兒,但她讀的書也不是很多,就是個普通的農村少女,善良老實又勤快本分。她人生中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在還沒有結婚之前就搬去了青梅竹馬的對象家里,替他照顧一家老小了。 本來這是個好姑娘,應該可以得到幸福的,但是她托付終身的卻并非良人。 當時城里鐵礦廠有招工指標下到了公社,村子里攤了一個名額。馬建蘭的爸爸本想存著私心將馬建蘭送到城里去的,但馬建蘭卻把這個名額讓給了她的對象,當時她對象自然是一番山盟海勢不提。 可她的對象在成為了正式工,接觸到了更多的有文化家境又好的姑娘后變心了。 馬建蘭在一次進城探望她對象的時候,撞見了他與一個姑娘相攜著走在街上,眉眼間盡是戀愛的甜蜜。她當時就沖了上去質問,卻只得了一番叫她絕望的話。 回到村子里,她本想自欺欺人,但不久后,村子里就起了風言風語。一來真心遭人唾棄,她所做的事被視為一文不值,二來讓父母為自己蒙羞,她一時沒想開就跳河自盡了。 救了人本是一件好事,但周洛文卻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被人賴上了。 —————————————— 終于開了新篇章了! 小可愛們愛不愛看這種類型的? 喜歡的話就動動小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