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35 章
要真的有人如此膽大,那恐怕等候他的就是被流放的命運。 搜身結束后,貢士們跟在禮部侍郎身后,道路兩邊則是兩百多名侍衛,在他們注目下,朝端門走去。 黎錦最不缺的就是面對大場面時處變不驚的態度,他穿越來之前,做過不少演講,也匯報過不少工作。 兩百多侍衛的‘夾道歡迎’,他依然面不改色,脊梁桿都沒彎一下。 出生高門的貢士自小就受過相關鍛煉,他們家人也知道殿試的流程,專門派先生給他們訓練過。 這會兒看起來也是風度翩翩,沒有一絲畏縮。 但剩下出身一般的貢士則第一回 見到這種大場面,緊張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擺,彎腰駝背縮著腦袋還算小意思,甚至還有人左腳踩右腳,差點把自己絆倒了。 最前方的禮部侍郎一直注意著身后黎錦的儀態,他知道黎錦在陛下那里掛上號了,不出意外,狀元肯定落在黎錦身上。 所以,禮部侍郎才關注著,若是黎錦哪里表現得慌亂了,他還能提點一下,結個善緣。 但黎錦氣度從容地根本不像一個出身偏遠鄉村得農家子,要真的比起來,他憑借身高和相貌的優勢,比身后那幾位高門出身的公子看起來還要貴氣。 思考的功夫,一群人已經穿過了端門,走到午門前。 午門分為正門、左掖門和右掖門。掖門只有在殿試或者大典情況才會開啟。 而正門則分為三個門洞,最中間的門洞為皇帝專用,大臣們上朝走的都是正中門旁邊兩個門洞。 貢士們還算不得官,所以得走正門兩邊的左掖門和右掖門。 正門最中間的門洞,除了皇帝進出外,皇后在大婚當天也可以走這個門。 而剩下的機會,就是殿試結束后,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以從此門離開。 其他時間若是有人敢走正門中間,很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午門前,貢士們按照排名的單雙,單數走左邊,雙數走右邊。 穿過后,映入眼簾的就是奉天門了。 此刻,奉天門大門緊閉,黎錦一行人穿著單衣站在門外,這會兒沒人喊冷,一個個都很是激動。 就算凍到牙齒忍不住打顫,心里也是無比的激動。 ——馬上就能面圣了!要知道就算入朝為官,四品以下也沒有上朝的權利,見到皇帝真的很難。 辰時剛過,鼓樂聲中,奉天門開,眾貢士穿過奉天門,站在皇極殿前的廣場上。 丹陛(皇宮的臺階)上站著讀卷官和授卷官,考生對著他們齊齊作揖。 又過一刻,太監宣所有人進入內殿。黎錦等人行五拜三叩禮。 隨后,首輔大人宣讀圣旨,其中包含了策問的題目。雖然殿內空間很大,但首輔大人聲音也不小,保證貢士就算站在最后,也能聽到他宣讀的內容。 題目只念一遍,記不住也沒關系。 等到他們依次落座后,執事官便開始發放策題、答卷紙,這會兒就可以細看了。 殿試的座位也是按照名次排的,黎錦在第一排右手起第一個,旁邊就坐了一堆官員。 他平復了一下心情,開始看題目。 題目: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之前也說過,殿試不會淘汰貢士,但這并不代表題目簡單。相反,閣老們會出一些題,呈給陛下后,讓他選出一道作為殿試考題。 但皇帝若是有了興致,也會自己出題。 這道題,就是陛下自己出的。他沒有因為黎錦志在算經和工業,就偏向這一方面。 反而覆蓋面極廣,是真的為了選拔臣子所出的題目。 皇帝也看出來,黎錦會試的答卷之所以讓人眼前一亮,是在他另辟蹊徑的基礎上,文章邏輯環環相扣,讓人辯無可辯。 他期待黎錦給他新的驚喜。 但若黎錦與會試一樣,依然要把題目往算經方面扯,他也不會讓黎錦出了一甲前三名。 畢竟那天在船塢,黎錦踏實肯干的勁頭皇帝看到了。 他很欣賞這樣的人才,但這樣的人卻不適合協助他管整個朝廷。 想要當狀元,那就得在中庸里帶著不為任何人徇私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