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25 章
釋,主旨在于解釋詞義、音韻、語法、修辭等等,考驗的還是學生的基本功。 訓詁題在整個會試中占的比重不大,因為一般人都可以寫的很準確。 但若是這一場掉鏈子,那卻是會影響整個會試的排名評定。 而水利、兵制等都與往年考的問題大不相同,從去年萬云參加會試那會兒開始,考題就不單單是‘水利制度需要用什么方法改進’,而是加了算學問題進去。 比如萬云就跟黎錦說過,他會試那會兒直接就考了‘治水需要多少石頭和泥土,才能防洪’。 這就得學生十分了解每年的降雨量、河床高度等才能作答。 黎錦寫完訓詁題,看到水利算經題,他早有準備,開始打草稿計算。 過了會兒,隔壁的仁兄似乎也做到這一題,黎錦甚至聽到他叫喊:“完了?!?/br> 最近的題目也確實越來越刁鉆了,但也更加落在實地,讓那些只會溜須拍馬的人不再有投機取巧的機會。 第三場考試是時策,答卷最后還有作賦和作詩,黎錦在詩詞方面鉆研不多,寫完時策草稿后,先把詩作寫好,再做謄寫。 整整九天的春闈就以黎錦寫完詩作作為結尾。 他走到家門口,小包子像小pào彈一樣撞進他懷里,黎錦把書籃遞給小茶,然后把小包子抱起來。 包子用手抓黎錦的耳朵,只摸到一手冰涼。 他直接整個人抱著爹爹的脖子,小腦袋瓜也蹭著爹爹,“包子給爹爹取暖?!?/br> 前兩次黎錦回來都很累,又要為第二日的考試做準備,秦慕文沒讓包子纏著爹爹。 小包子都感覺自己這個小火爐不稱職了。 黎錦抱著他回屋,秦慕文端著姜湯進來,“驅驅寒氣?!?/br> 黎錦被兩人的‘糖衣pào彈’砸中,挨個揉了揉腦袋。 其實秦慕文原本想要雇人給黎錦送披風,這樣黎錦考完出來就能直接穿上。 但此次四千多考生,考場外無數人家都在等著給自家少爺送披風,經常找不到人。 有找人的時間,黎錦都能走回來了。 秦慕文轉念一想,也是這個道理。 故此,他就留在家里給黎錦煮姜湯喝。 會試結束,三月中旬便會放榜,而今年的新科貢元(考中會試的舉人)基本上全都可以參加殿試。 殿試之后,那才可以稱得上進士。 在黎錦這個朝代,只要參加了殿試,除非貢元犯下極大的錯誤,比如報名頂替等,一般情況陛下都會賜予其進士稱號。 只是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為進士及第;二甲三十到四十人左右,是叫進士出身;其余全是三甲,稱作同進士出身。 真考完了會試,黎錦心里反倒輕松不少,他感覺自己對名次都有些看淡。 像現在這樣,每日去工部研究,給人答疑解惑,每日也都會有新的收獲。 翌日,工部的同僚們見到黎錦出現,一個個都很是驚訝。 “先生,您怎么不多休息幾天?” “瞧這沒眼色的,還不端凳子來?!?/br> “我倒茶去?!?/br> 清水都吏司的員外郎大人原本正跟祝善商量什么,看到這一幕,他們也只是笑著,并不阻止。 員外郎知道他們工部的官員在外面都有多高傲,黎錦也是真的有本事,在學問上還不藏私,才能被其他人這么尊敬。 祝善瞧著好友,笑道:“你這員外郎都沒這待遇?!?/br> 員外郎感慨:“再過幾年,我指不定都得叫他一聲大人啊?!?/br> 除了萬云,黎錦沒跟其他人說過自己不打算入仕,畢竟這話傳出去陛下得如何做想? 黎錦雖然不在乎名譽,但他也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往死里作。 他是想做實事的,只是官場的來回應付不適合他。 黎錦在都水清吏司過得滋潤,而翰林周光珍則在期待自己還能謄抄到黎錦的答卷。 只可惜事與愿違,分到他手里答卷再也沒有人像黎錦寫字那么出色了。 此時,答卷已經謄抄完一部分,評卷的考官們也開始為每份答卷作點評。 第137章 一般情況下,會試的評卷時間和鄉試一樣,都是十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