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91 章
船關系緊密,農學也跟水利有所關系。 黎錦也是為了寫完前三篇后,最后一篇融匯前三篇的觀點,來一個具體的大升華。 這一點不是其他人傳授,而是黎錦自己琢磨出來的。 他覺得主考官把五經文出二十道題的想法,肯定是讓學生確認自己以后的方向,來選擇相應關聯的題目。 而不是讓考生因為擅長某一方面,就挑四道類似的,開始逐一辯論。 當然,若是對自己的詭辯能力足夠自信,完全可以這么做。 萬云說他年少時考鄉試,獲取解元稱號的五經文就是選了四個類似的題目。 第一題先說了這一點好,第二題就立刻給打回原形,改說這一點不好,第三題又提出一個解決第一題不好之處的法子,第四題分析一三結合后的好處。 萬云現在對當年自己的評價就是:“不知天高地厚,要不是考官高抬貴手,我可能都中不了鄉試?!?/br> 這么做來確實太冒險了。 黎錦選擇了較為中庸的破題方法,卻又因為自己知識面廣,能寫出別人注意不到的地方。 與萬云當年的詭辯,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黎錦想要讓四道題的答案間有所關聯,這一思考就是良久。 黎錦堪堪寫完兩篇五經文,天就黑了,這還是在他午時沒有休息的情況下。 黎錦這時候也不再心疼蠟燭,直接點亮,趁著大腦中還有清晰的思路,利用剩下兩個時辰寫完剩下的兩篇五經文初稿。 這樣,明日他就只需要潤色初稿,然后再做謄寫就是了。 黎錦寫完最后一個字,面前的蠟燭也只剩下一圈蠟油融化后堆積的底座。 他把答卷收拾好,又吹滅了蠟燭,去了趟茅廁回來,那些蠟油已經凝固,黎錦把其從桌子上掰下來,放在一旁。 黎錦想,他剛剛在去茅廁的路上,看到不少人號房里都亮著燭火,這些人肯定是先熬到自己徹底看不見,才點亮蠟燭的。 也是非常拼命了。 隨后黎錦開始睡覺。 不過,他周圍號房的‘鄰居’有位呼嚕聲很響,黎錦以為自己要失眠一陣,結果可能因為太累,居然躺在木板上沒多久就睡著了。 第一場第三日,黎錦依然醒來的很早,他做完所有的潤色,巳時已經過去,接近午時了。 這時候只剩下謄抄的工作,黎錦一直緊繃的神經也慢慢緩下來。 但畢竟參加秋闈的有兩千多人,不是每個人都能早睡早起,意外總是來得那么快。 “啊——我怎么睡到了現在!我還有兩道題!” “肅靜!” “我昨天不該熬那么晚……” “肅靜!” 現在接近午時,距離晚上出號房只有三個時辰左右,寫兩道題的話,時間確實太過緊迫。 黎錦現在也沒閑工夫同情別人,他開始認真謄抄自己的一篇四書文和四篇五經文。 當晚,出了貢院后,黎錦回到客棧吃了飯洗了澡就蒙頭大睡。 ——他可終于能伸直胳膊腿兒睡覺了。 第123章 第二場考試,黎錦明顯更加有經驗了一些,再加上考題是應用公文,正是黎錦擅長的方向。 他在第一日就寫完了一半的草稿,不過,代價就是把蠟燭用了三分之一。 翌日,黎錦寫完剩下的草稿,第三日只剩下潤色和謄抄。 第三天午時,黎錦就填滿了答卷。 但因為長時間的在一個封閉小屋子里書寫,手腳也伸不直,他覺得精神極度疲倦。 檢查無誤后,黎錦把答卷放在門框上面,一會兒自有人收取。然后他索xing把木板并起來,躺上去準備睡一覺。 可能是因為寫完了答卷,心里壓力降低,黎錦這一睡就睡到了放考生的時間。 侍衛開了他號房的門,見這位考生居然還在睡覺,眼神中流露出惋惜,但卻什么都沒說。 他們畢竟也只是侍衛而已,不能跟考生有過多jiāo流。 黎錦被他叫醒后,恍然察覺自己居然沒聽到下考的鳴鑼聲,起身對侍衛道謝,隨即收拾好自己,拎著書籃出門。 “修之,今日怎么出來的這么晚?” 黎錦睡足了后精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