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42 章
錢更多!” 黎錦笑了笑,把這個話題帶過去,他說:“我帶了幾張自己做的畫來,還請黃兄指點?!?/br> 黃一齡也發現自己說得太過,都快像門口拉攏客人的店小二了。 他摸摸鼻子,拿起黎錦的畫。 黃一齡到底學畫學了近十年,一眼就看出黎錦只是個初學者,他靦腆的笑笑:“那我就不客氣了?!?/br> 他用指尖沾了一點茶水,給黎錦說:“我們從細節往大了說,首先,這里著墨不均……” 黃一齡說完后,自己重新鋪了一張紙,給黎錦演示起來。 果然,到了真正的行家手上,這筆桿子就變得十分靈活,此前黎錦練了好半天的筆法,黃一齡隨便就使了出來。 他自己畫完后,說:“如果黎兄不嫌棄,大可嘗試一番,我會給你糾正筆法?!?/br> 黎錦求之不得。 他們這里靠窗,采光好,周圍人也少,兩人這么一來一往,不知不覺間一個時辰就過去了。 黎錦感覺自己從書本上看到的很多晦澀的內容都得到了解釋,他對黃一齡的稱呼也從黃兄變成了‘一齡’。 雖然陳西然之前說書畫一途,看書就足夠了,但旁邊有個人指導,無異于事半功倍。 黎錦一開始也就放低了態度,請黃一齡指教。 黃一齡笑說:“阿錦對書畫的理論知識倒是了解的很多,也省得我多費口舌。 這些筆法問題只要回去多練習,用不了多久,阿錦就可以畫出自己想畫的事物?!?/br> 黎錦說:“多謝一齡?!?/br> 黃一齡又跟黎錦討論了一些作詩方面的竅門,黎錦也把自己做出田園詩的靈感和契機一點都不藏私的講給了他。 甚至他還另外寫了自己那首耗費了很大精力,堆砌辭藻,但卻被宋先生圈出很多修改地方的詩。 當然,這首詩黎錦也全都按照宋先生的要求修改了。 黃一齡看到后瞪大眼睛,贊不絕口:“原以為斗詩大會那首詠菊地詩已經是阿錦巔峰,后來又聽到田園詩,如今再看這種律詩,每一首都讓我無比驚艷?!?/br> 黎錦謙虛道:“一齡謬贊了?!?/br> 說完,他又說了作這首律詩的經歷,黃一齡忍俊不禁,兩人之間的感情很快就被拉近了。 最后黎錦主動掏腰包,請黃一齡去百食坊吃了飯,自己又買了兩斤糖塊,這才朝村里走去。 黃一齡回到家后,先把買來的八枚yào丸呈給黃先生。 然后又把自己遇到黎錦的事情講述了一遍。上次他就給黃先生說了,黎錦其實就是杏林堂那個小神醫。 黃一齡說:“先生,等下次阿錦沐修,我請他來給您診脈?!?/br> 黃秀才道:“你有心了。黎錦那首田園詩我也看了,做得很好,昨兒我還跟宋秀才通了氣,得知那首詩完完全全出自黎錦之手,他沒有動過一字一句?!?/br> 黃秀才捋了捋胡須:“黎錦此人年紀十八,明年參加童生試也才十九,如果他八股文寫的不錯,那案首很有可能就是他。 你跟他jiāo好,也多學學人家的勤勉,別整天光知道畫畫?!?/br> 黃一齡苦著臉答應了。他也沒有光知道畫畫,其實畫畫也算減壓的方式之一。 尚在村子里的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大哥每次來鎮上必定給他帶母親做的新衣服或者手帕,偶爾還有專門給他燉的排骨。 雖然家人不說,但黃一齡知道,全家人都希望自己這次可以高中。 未及弱冠的秀才,在這個偏僻的鎮子上那就是天才一般的存在! 可黃一齡也知道自己的實力,許子帆和周祺兩個人也各有千秋,他們第一回 都沒中,自己……真的懸啊。 黃一齡的壓力無處發泄,只能作畫……可這就被黃先生說成不務正業。 他內心也只剩下苦澀。 但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如今卻過著小少爺一般的生活,從小到大沒干過農活,靠得都是家人寵愛。 他一定不能讓爹娘、大哥、二哥失望啊。 黃秀才看著黃一齡最后堅定的眼神,讓他下去溫習功課了。 = yào丸這種東西,賣的都是口碑和回頭客。 黃一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