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26 章
他的字也寫得很好,畢竟從小就被黃秀才帶在身邊,這么多年來,寫不好才出怪事。 但可能因為黃一齡把更多的時間都用來學書畫,所以他寫字的時候不由得帶了一點書畫的氣韻在內,每個字都頗為圓潤。 這樣的字固然好看,也跟書畫很搭。 但卻不是科舉考試所要求的楷書。 黎錦想,現在這個時代,館閣體還未出現,科舉考試雖然要求統一字體為楷書,但具體是顏體還是柳體,都未作規定。 他自己兩個字體都有練習,但此次黃一齡的畫是菊花,筆觸纖細,用清瘦的流體明顯更加適合。 隨后,許子帆作為主家,帶著幾人參觀了這座宅院。 沒人知道,這幅畫幾十年后被拍出了百兩銀子的高價,倒不是說畫有多精致巧妙。 而是因為那首詩,還有那個題詩的人。 一代書法大家黎錦早年練字的帖子已經無處可尋,這首詩雖然是用流體書寫,卻已經彰顯了黎錦的個人風采。 當然,這會兒誰也不知道后續的故事。 黃一齡走到黎錦身邊,說:“黎兄,一別半月,沒想到居然在這里相見。 實不相瞞,當日我去杏林堂求yào,回去后還做了一幅畫,想要送你當謝禮。但后來我又去了杏林堂一次,學徒告訴我你已經不去坐診了,我本以為這畫都沒機會送出去?!?/br> 黃一齡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黎錦自然不會推辭。 再加上他剛剛給黃一齡題詩,這幅畫就當禮尚往來,得收下。 但黎錦內心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得等個合適的機會請黃一齡教他作畫。 于是他跟黃一齡討論了許久書畫方面的內容,臉上一直掛著和煦的笑容,讓人看了就心生親近。 黎錦這人嚴肅坐在醫館里的時候,一些大聲吵鬧的病人到了他跟前都不敢造次。 但若是他主動去找話頭,很快就能跟人打成一片。 等到茶會散的時候,黎錦已經跟黃一齡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 當然,讓黃一齡去村里找他這不現實,而他作為宋先生的學生,也不好登黃秀才的門找黃一齡。 于是兩人就約了鎮子上的茶樓,一邊喝茶聽說書,一邊jiāo流題詩作畫。 等到兩人關系更好的時候,黎錦再開口求教也就不那么突兀。 古代讀書人比較迂回,注重禮節,黎錦也已經習慣這種方式。 但若是關系親密了,那當然可以直接開口。 就像黃一齡其實也想請黎錦給黃先生開yào,但這次他也沒有開口說這件事,畢竟黎錦已經不是杏林堂的大夫,他跟黎錦也算是陌生人,直接這么說,會讓人覺得他很沒教養。 五人一同走到鎮子上,這才告別。 這時候已經日頭已經漸漸偏西,顯然過了中午。 黎錦也饑腸轆轆,這還是幸好早上吃了陳西然買的包子,要不然就憑著他早上六點多起來吃的早飯,這會兒怕肚子都要咕咕叫。 陳西然走近了黎錦,說:“咱們去百食坊,剛見面那會兒我就說要去百食坊請你吃飯,總算有機會了?!?/br> 黎錦點頭答應:“好?!?/br> 走回去至少得一個時辰,他還有自虐到要空著肚子走回去的地步。 百食坊的人很多,就算這個點兒,桌邊也很少有空位。 伙計帶著他們倆找了個靠里的桌子,“兩位客官,要點什么?” 陳西然是這里的???,說了三個菜,又給黎錦列了幾個選項,黎錦挑了‘地三鮮’。 兩個人吃四個菜,已經算挺多的了。 陳西然家里雖然富有,但也不是喜歡顯擺的二世祖,不會做出請人吃飯就點一桌子菜的事情。 四個菜的話兩個男人還是可以吃完的,畢竟他倆餓了大半天。 陳西然是個聰明人,他說:“阿錦,你想學作畫?” 黎錦點頭,這件事被陳西然看出來不奇怪。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很少主動與陌生人聊這么久。 “是,最近不用去醫館坐診,家里余錢也夠用,我想學六藝之一?!?/br> 陳西然說:“我記得我家有一些書畫入門的手抄本,明兒我找了給你帶過去。 雖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