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58 章
渠成。 隨后少年坐在床上哄包子睡覺,黎錦練完十張大字,熄了燈,在院子里洗漱一番,伴著蟬鳴聲聲進入夢鄉。 = 第二日,早上起床后的一切事宜已經讓兩人產生了默契。 少年煮粥,烤土豆,再拌一碗野菜。 黎錦喂完孩子,洗漱,收拾背簍。 其實等到下一次賣yào后,他就可以攢錢買一個書箱,就像那種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樣,書生趕考一般都會背一個。 一般是用柳條編制,里面放著筆墨紙硯,換洗衣褲等等。 現在倒是不怎么需要,但等到明年二月趕考縣試,得大老遠去縣里,背個書箱趕路倒比背簍要方便許多,可以把不同的東西分門別類裝起來。 而且書箱上面還有遮陽遮雨的篷子,避免里面的東西不被淋濕。 只不過書箱不能帶進考場,能帶進考場的只有簡易的書籃。 這日黎錦依舊到的比較早,昨日宋先生給他的經論是分為上中下三部,宋先生只給他一部。 黎錦算了算,《四書》算大概四到五萬字,《五經》能多一點。 但每本書大概就是一萬字左右。 昨日宋先生給黎錦的又只是一本書的三分之一,其實大概只有三千字左右。 所以他才能在一晚上抄完。 黎錦想,他抄書的速度大概是一個時辰三千字,昨兒那本書正好抄了一個時辰多一點,這個速度他還算滿意。 等到把《四書》《五經》抄完,至少也得一個月了。 這么一想,古代人考試可真不容易,單單是最基礎的童生試,就要求把《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此外還有《圣諭廣訓》等等。 在宋先生來布置今日內容之前,黎錦提筆開始默寫自己昨日摘抄的內容。 他昨兒個沒有刻意去背誦,但畢竟是成年人的思維,看東西著重于理解,理解了一部分,背起來也就容易許多。 黎錦寫了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時候,陳西然來了。 他一進來,就上演了‘嗷嗷嗷’幾重奏。 “黎賢弟,你這昨日剛拿到的書,今日就能默寫了?” 黎錦苦笑:“沒有,我只是嘗試默寫,記得還沒有那么熟?!?/br> 這本書陳西然之前也學過,他這人記憶力好,把黎錦寫過的大致掃了一遍。 “嘗試默寫你也沒寫錯??!我還以為我這記憶力是天生讀書的料,今日才發現人外有人,黎賢弟見笑了?!?/br> 宋先生今日來地有點晚,臉色很臭,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古時候先生的權力很大,他生了氣,指不定會說今日的課程取消。 但宋先生顯然涵養比較好,他拿出兩本,一本給陳西然,另一本正是昨天黎錦謄抄那本經論的注解,他把這本給了黎錦。 “陳西然你去窗戶邊上讀書,黎錦,你先抄?!?/br> 兩人齊齊應道,“是?!?/br> 宋先生這也算因材施教了,他知道陳西然記憶力好,而且陳西然家里有錢,書房里一堆書。也不讓他繼續抄,就讓他去一邊讀書。 黎錦手上的這本比較薄,一早上大概可以謄抄完畢。 不過,這也是幸好黎錦知道自己家里的實際情況,沒有攀比之心。 要不然他肯定會覺得先生讓自己抄書,而只讓陳西然背書,簡直太差別對待了。 宋先生走后,黎錦用了半個時辰的時間,把剩下的默寫完,其中有幾個生僻字他能大概知道形狀,但寫不出來。 隨后黎錦開始謄抄注解,這本書上依然是兩種字體。 看來宋先生的老師很好,把自己珍藏的書籍都送給了他。 黎錦看到后面,甚至還發現在自己不認識的那幾個生僻字旁邊,宋先生都用圈畫出來,然后寫了不少解釋。 看來古人對生僻字,也不是一看就能知道怎么寫的。 不過,這也方便他理解和記憶。 今日還不到正午,隔壁的課堂已經散了,宋先生進書房的時候臉色依然黑的可怕。 他甚至沒有講什么內容,直接讓陳西然背誦早上那本書。 然后又拷問了黎錦幾個問題。 幸好他倆都沒有偷懶,全都答了上來,宋先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