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58 章
上了黎青牧明顯妒火焚燒的眼。 這讓黎青顏心底冷不丁一沉,黎青牧總算xiele心思,卻是這般心思。 這讓黎青顏覺得黎青牧好似在暗自盤算著什么,才會讓情緒這般外露明顯。 可黎青顏不知,黎青牧究竟在盤算著什么。 黎青顏沉了沉眼,耳邊已經聽到圣上在點評他們的答卷,她趕緊整理思緒。 不管怎么樣,先把眼前的殿試應付了去。 這十份答卷中,只有黎青顏一人是抽的“論吳河治理”,旁人皆是其他兩題。 或許真的是因為這題太難了,抽到的考生,大多答的云里霧里,也很難出挑。 而比較有意思的是白景書同黎青燁抽到的是一個題目,“治國強兵之道”,其他幾人皆是“如何真正傳道受業”。 如果以這兩個命題而言,白景書和文山鳴各自占領了鰲頭,答出了新意和花樣。 黎青燁雖然也答得巧妙,但到底不及白景書。 還有一個令盛文帝印象深刻的是黎青堂,瞧著憨憨傻傻,沒想到竟是這里面文章寫得最長最多的,關鍵還皆是在理,這說明,此子下足了功夫。 然后,盛文帝便準備翻開最后一份答卷點評。 也是令他最期待又最忐忑的—— 黎青顏的答卷。 其實,不只是他,在場所有人都很期待黎青顏的答卷。 一開始,大家也都有留意黎青顏的皺眉,也知道“論吳河治理”這道策問題是極難的。 大家琢磨著,沒多少經歷的黎青顏或許連閱考官那一關都過不了,再加上她還是卡著時辰完成的,可見她答的艱難。 可黎青顏偏偏過了,還是“論吳河治理”這一道題中,唯一一個過了的。 這讓眾人不由對黎青顏的答卷充滿了好奇。 期待值這個東西,有時候是好事,有時候也是壞事。 瞧著周遭眾人忍不住遞上來的好奇神色,盛文帝打開卷子的手略微有些顫抖。 真怕大家期待過高,黎青顏又沒jiāo出滿意的答卷,以至于,他一會想吹出花都不好吹。 可…… 當盛文帝打開黎青顏的答卷后,先前所有的擔心忐忑,于此,全然消弭于無。 其后,盛文帝的眼神便再沒從黎青顏的試卷中移開過。 許久許久,盛文帝才抬起了頭。 好似第一次重新認識了黎青顏一般,深深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盛文帝從未想過,竟然能在一位十幾歲的少年文章,看到真正治理吳河的良策。 關鍵黎青顏寫的有理有據,仿佛是經歷了實際推演而得出了結論一般,看著上面的那些建議,盛文帝當下都想指派一位專注水利的大臣,立馬去吳河走馬上任實施一番。 黎青顏的文章辭藻沒多華麗,可有良策暗藏其中,文章辭藻華不華麗倒是其次,反而更襯托這一卷良策的樸實利落。 而至于,黎青顏為什么能答出如何治理吳河的呢? 那是因為黎青顏忽然想到,這里的吳河就是她生活的現代的黃河。 雖然她沒去過吳河,原身也沒去過吳河,但后世有那么多黃河的治理方法。 黎青顏整理綜合,再結合當下了解的這個時期吳河狀態,予以因地制宜的分析建議。 方才黎青顏皺眉,便是想法太多,還得精煉提點,選擇在有限的時間內,說出最重要的幾點。 也因為時間急迫,她也沒來得及去修飾辭藻,這一份答卷十分樸素實際。 但黎青顏還算自信,該是能過的,就是不知道圣上是否是一個注意文章寫法的人,要是那般,她可就差了點。 幸而,盛文帝是個十分務實的人,他捧著黎青顏這卷答案,跟撿到了寶一般。 當下毫不猶豫宣布了黎青顏成了新科狀元。 同時讓一旁的官員,宣讀了黎青顏這份答卷。 一下子,本還有些納悶盛文帝竟然這么快決定的官員們瞬間噤聲。 大家也是有辨別的能力的,雖然黎青顏這份試卷比之其他人在寫法修飾上弱了一些。 但其中內容的重要程度,遠超過其他九人的文章。 換言之,如果黎青顏答卷里的方法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