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13 章
蘇博士有些打怵的原因。 你壓根看不出蘇博士對你是喜歡還是討厭。 猜測人心,原是世上最難的事。 眾位監生正犯著難,這邊蘇博士已然拍了拍手,讓另外幾個官差抬了一座掛畫的木架上來。 上好的沉香木,光看這木架就不一般。 而木架頂空中央懸掛著一幅墨藍錦紋畫軸,正中央寬綢帶系了一個漂亮的結。 蘇博士起身上前,背對著眾人,小心翼翼地打開那個結,眉宇間的溫柔,是眾位監生從未見過的。 當然,現在他們也沒能看見。 等到蘇博士轉身之時,他已然恢復了冷漠之色,而一旁的畫卷也落入了眾人眼里。 天微亮的廣場,離得遠些的監生們還得探頭才能看清。 眾人豎眼一瞧,臉上頓時驚愕。 這幅畫—— 在場眾人皆是熟悉。 第95章 潔白如雪的宣紙上, 隨著卷軸地緩緩落下, 靜靜展開一幅畫面。 一只正在江上行駛的船。 雖是船, 其實是舟, 前頭有個擺渡人披著蓑衣正在劃著槳。 水面搖曳著一輪彎月的殘影, 被船邊dàng開些許浪花,吹得像碎掉的銀鏡。 左邊有一緋紅印章。 【顧卿】 幾百年前有名的大畫家,在畫史上被稱為“畫仙”, 之所以被稱為“畫仙”,是因為顧卿所作之畫作, 活靈活現, bi真生動, 仿若仙人點畫成真一般。 而這幅《月夜渡江圖》便是“畫仙”顧卿的代表作。 因著著墨不多, 寥寥幾筆,卻勾勒出一幅活靈活現的“月夜渡江圖”。 仿若有著鮮活的生命一般。 畫作一旦有了靈魂生命,便會脫離傳統畫作的層次, 成為人們洗滌精神層次的奢侈物。 這幅《月夜渡江圖》,只要稍稍對“畫”有所了解的人,都認識, 但大多甚至可以說在場除了蘇博士本人,幾乎沒有人見過真跡。 參與“書”之一門的監生們驚訝的同時, 內心更是止不住激動。 能親眼所見《月夜渡江圖》,便是這場沒過, 他們也了無遺憾了。 在觀眾席上的白景書和季斐, 遠遠瞥了一眼那幅畫作, 便分辨出是什么。 季斐有些驚訝,他亦是第一次見,懟了懟一旁的白景書胳膊道。 “沒想到這個蘇博士深藏不露,竟還藏著顧卿的真跡?!?/br> 白景書卻是不置可否。 “恐怕,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br> 白景書看著場上的黎青顏,方才還淡定的眉眼,漸漸滲透出一絲擔心。 廣場上的黎青顏,眉目盯著蘇博士旁邊的那副畫作一眨不眨。 她倒不怎么能同在場這些人感同身受,畢竟這個顧卿,她在現代社會根本沒聽過這個畫家。 他是原書中創造的一個紙片人畫家,所以黎青顏崇拜的情緒沒有別人那么深刻。 退卻那層光環,許多東西,黎青顏或許比旁人看得更明白。 比如,畫中人的表情。 黎青顏心頭已然有了幾分想法,但距離太遠,她不確定,不過,一會上前觀察時,可細細觀察一下。 黎青顏略微沉思了下,然后眼神冷不丁掠過旁邊蘇博士的面龐。 心頭有幾分奇異。 這考核方式,有些不像蘇博士的作風。 黎青顏雖然摸不準蘇博士的心思,但書法可觀人,尤其是蘇博士這般熱愛書法的人。 即使本人再怎么藏心思,書法中也能流露出一二。 驚奇的是,黎青顏發現,蘇博士的書法,大氣曠達,直接明了,心思遠沒有面上看到的那番百轉千回。 不過,黎青顏自己的書法造詣并沒有蘇博士那么高,所以,也不太確定是不是看錯了。 黎青顏正想著,臺上的蘇博士已然開始走流程。 “各位監生,從左至右,從前至后,依次排好隊,上來一觀?!?/br> 話音一落,監生們有序地開始排起了隊。 其實,若不是在國子監,現在監生們就該sāo動了。 只是礙于蘇博士在場,一個比一個裝的正經,就怕扣印象分。 不過,這一排隊,參與考核的監生,差不多就一目了然。 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