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8 章
書迷正在閱讀:后宮職場升職記、我不是翻唱女王、皇后起居注、Alpha哥哥 X Omegameimei、被污辱的x被禁錮的、離婚后我身價百億[穿書]、這個公子,本姑娘包了、公主畫風不對、重生小漁女、皇妃是個女裝太太怎么破!
官員的任免調遷,皆抄錄其上。實際就是一種古老的內部新聞報紙,避免地方官員兩眼一抹黑,胡亂施政。 到了魏景手上,這縣令身份就多了一個好處,光明正大地掌控朝廷動向。 他這般態度,季桓等人不禁目露驚喜。季桓接過邸報忙垂頭細看,張雍幾個等不及,急急湊了過來。 “今夏,黃河下游決堤,雖范圍不廣,然陳留至扶溝大段河提已岌岌可危。我那二皇兄下了旨意,擢郭赟為都水監,全面接手治水諸事?!?/br> 魏景唇角微挑,揚起一個諷刺的弧度:“郭赟,奏請束水攻沙,被準?!?/br> “束水攻沙?!” 季桓唬得手一抖,那封還未看完的邸報拿不穩掉落,被眼疾手快的韓熙一把抄了去,三人忙展開一目十行。 季桓“騰”地一聲站起:“束水攻沙只利于局部,于治理黃河整體極為不利!況且黃河下游河堤如今已高于平地數丈甚至十數丈,陳留至扶溝一帶又土質疏松,極易被河水侵蝕,一旦,一旦……” 含沙量高的水流本極不馴,一旦稍有變故,恐怕即時澤國千里,哀鴻遍野。 這一點,前太子看得極清楚。他初入朝,就奏請皇父采用寬河滯沙,蓄水固堤之策,并任用舅舅傅竣好不容易尋訪到的隱士渠云為都水監,全面治理黃河。 治理黃河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寬河滯沙,耗時更要久一些。不過近十年下來,也初見成效,這二年黃河大決堤再未見,不管春汛夏訊災情都不大。 初見曙光,如今寬河滯沙竟陡然腰斬,換上理念截然相反的束水攻沙?! 第34章 “怎能如此?怎能如此?!” 張雍一把扔下邸報, 怒道:“這不是白費了十年功夫嗎?!” 束水攻沙和寬河滯沙, 各有各的優缺點,前朝起就一直爭論不休。哪個更好張雍不懂, 只他知道,后者已耗費了十年的人力物力。 咋能說改就改呢?你這治河理念相悖,前頭的功夫不就白費了嗎? 那新帝為何如此作為呢?深究原因, 其實不難明白。 前太子光芒太盛了, 隕落得更讓人痛心嘆息,新帝雖是名正言順登位,但卻被其映襯得黯然失色。他迫不及待要做出一番功績, 將這yin魂不散的嫡兄徹底打壓下去。 作為前太子數一數二的大政績,有什么能比治河更好的入手點呢? 而且作為爭議了數百年的治河理念,束水攻沙與寬河滯沙始終平分秋色,確實有其獨一無二的優點, 并非謬論來著。 只可惜的是,陳留扶溝一段并不適用,而寬河滯沙已進行了十年。 邵箐輕嘆一聲:“五月下旬, 圣旨就下了?!?/br> 郭赟走馬上任,治河立即開始。 當時, 她和魏景還在逃亡的路上。這封邸報還是屈承倒臺后,從屈府中搜出來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 即使邸報是現在發出的,在座的都是不能以真身份示人的逃犯,又能干什么呢? 只是一想到有這么多黎民百姓很可能要為新帝的急功近利付出生命代價, 邵箐心情就十分沉重,即使知曉消息已多時,再討論心頭還是悶悶的。 季桓眉心緊蹙:“這是何人獻的策?” 邸報上敘,皇帝旨意一下,奏折紛飛如雪,反對聲音不在少數,顯然看明白其中利弊的并非一個半個。然很可惜,新帝堅持己見。 這治河是好是壞,終究會看見結果的。一旦決堤,提議者便成了千古罪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這是誰的建議?是愚蠢逢迎還是別有用心? 按正常理論推論,一般對小命謹慎點的人,都不會干這種事的。 邵箐已翻出另一封邸報,魏景接過遞給季桓:“是武安侯丁化?!?/br> 丁化,不但是新帝丁美人之父,他的嫡長女還被選為安王妃。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半年前被封為武安侯,乃新帝寵臣之一。 安王不得先帝所喜,王妃出身一般,昔日這個毫不起眼的丁化,如今也手掌權柄。 “是愚蠢逢迎還是別有用心,日后就知?!?/br> 魏景對這丁化印象不深,曾作為一個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