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256 章
推波助瀾,但卻沒有幫四弟一把,自那以后三人之間雖然情義依舊很深,但關張二人總覺得與劉備之間似乎多了道隔膜,他們又將這種怒恨轉嫁到了罪魁禍首劉協頭上,以至于素來忠君的關羽對天子都很是不滿。 三兄弟正各懷心思,突然前面探子來報:荊州牧劉表前來迎駕,又有新野張繡隨同。 劉備三人抬頭望去,只見視野盡頭煙塵騰起,一支人馬遙遙而來。 建安四年冬,天子車駕入荊州,拜劉表為太傅、領荊州牧、錄尚書事,劉備為司徒、領驃騎將軍、豫州牧、錄尚書事,于du為車騎將軍、領兗州牧,張繡為衛將軍。又拜孫權為吳侯、領前將軍、揚州牧,拜劉璋為左將軍,領益州牧。 建安五年春,晉公張遼發動左中右三軍,南下征討曹cāo。張遼親自出征,坐鎮中軍,以鎮北將軍高順為中路,率精銳重步兵、重騎兵各一萬,自河內出兵,自官渡而南,直擊陳留。徐晃為左路,率兩萬五千兵馬自青州南下,直入徐州。張郃為右路,率兩萬五千兵馬,自豫州向東,共計八萬兵馬南下兗州,聲勢浩大,所過之處幾乎是無堅不摧。 剛剛打敗了呂布,正tiǎn舐傷口的曹cāo不禁大驚,卻只能倉促應戰。 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 陳留,后世大宋皇朝的都城汴梁,曾經曹cāo的起家之地,此時卻成為了張遼攻伐曹cāo的首戰之地。 建安五年三月,萬物復蘇,春風拂面,草木發綠,陳留城外卻是戰馬長嘶,烏云壓城,旌旗招展,數萬鐵甲齊聚,殺氣凜冽,直沖云霄。 城外一片高地上搭建著帥帳,四周甲兵重重護衛,帳前望梯、戰鼓、號角、令旗手一應俱全。帥帳之中,張遼與一眾謀士正在沙盤前完善戰術。 事實上出兵之前,張遼就與賈詡、李儒、郭嘉、沮授、荀攸幾個軍師將軍擬定了全盤作戰計劃,出征時五大軍師也各有分工,賈詡坐鎮河東后方,繼續安定西域和北疆,郭嘉在左路協助徐晃,荀攸在右路協助張郃,李儒和沮授跟隨張遼在中軍,分別總攬情報和軍務。 除此之外,張遼將諸葛亮、郭淮、法正、司馬懿、徐庶、魯肅等一眾小輩參軍全部帶上,分置在三軍之中,除了參謀外還能協助打理軍務,是個極好的磨礪機會。 如今一眾小輩就是在根據左右兩路和敵方傳來的消息完善戰術細節,推演的熱火朝天,彌補著每一個細節,往往出有奇計,令張遼也不由眼睛一亮。 帳中除了張遼和一眾謀士參軍外,還有一人,河內太守橋瑁。 橋瑁本是烈xing子,但經歷了十年前的酸棗生死后,xing格反而變得豁達,擔任河內太守以來,對張遼的施政方針無不遵從,治理有方,百姓富足,府庫充盈。此番大戰,中路軍從河內出發,橋瑁召集河內民壯,調動牛馬車船,運輸糧草和軍資,百姓青壯從者如云,出力甚多。 橋瑁已經年近六旬,看到幾個娃娃參軍在沙盤前爭得激烈,忍不住大笑道:“汝等何須如此爭執,晉公用兵如神,自掌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曹孟德雖通兵法,然在晉公面前不過土雞瓦狗爾,汝等又何須如此費心?” 一眾小輩參軍聽了倒也不惱,反而無不失笑,他們都是善于察人的,知道這喬老使君平日里頗是大智若愚,唯對晉公是信心十足以致盲目信從,常令人哭笑不得。 還是徐庶開口解釋道:“橋使君有所不知,晉公在靖遠武堂有一句教言:兩軍作戰,若我方據絕對優勢,則戰敗只有一例,是為輕敵。軍中將校,凡因輕敵而戰敗者,杖百,革除軍職,永不敘用。是以輕敵乃吾軍第一大忌?!?/br> “永不敘用?”橋瑁一怔:“無論職務高低乎?” 徐庶肅然點頭:“無論職務高低?!?/br> 橋瑁不由看向張遼,沉吟道:“主公,如此懲處是否過重?若有大將犯此過失,革除軍職,永不敘用,恐……國之損失也!” 張遼緩緩道:“為將者一念輕敵,則不知有多少忠魂埋骨疆場,多少老弱fu孺失去依靠,須以重處,以警諸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