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045 章
太傅劉虞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張將軍,如今災害連年,朝廷正是休養生息之際,實不宜興兵戈,袁氏世受天恩,當以安撫為主,免得刀兵之禍,百姓之苦?!?/br> 劉虞當初被趙云和郭嘉救出來后,本來一直留在幽州,張遼迎奉天子還都雒陽后,劉協和一些朝臣擔憂張遼獨大,因劉虞是宗室,又名望卓著,便將劉虞召回了朝廷擔任太傅,地位與張遼等同。 張遼對此并未反對,劉虞退出幽州后,幽州自然由張遼掌控,加上并州,他一下子掌控了整個北方數千里戰線,無論從戰略還是經濟上都邁出了一大步,至于劉虞到了朝廷分權,張遼反而不那么在意了。劉協與朝臣看重的是朝廷的權力之爭,他著眼的卻是天下布局,單從這一點上講,劉協和那些朝臣差了張遼十萬八千里。 不過劉虞在朝中地位確實極高,此時他一反對討伐袁術,立時有一批朝臣響應附和。 “是啊,不合動刀兵?!?/br> “兵者,大兇也?!?/br> “愿將軍止戈……” 太尉楊彪出言道:“陛下,將軍,汝南袁氏累世公輔,忠于大漢,豈有謀反之心,唯陛下明察?!?/br> 楊彪是名望僅次于張遼和劉虞的老臣,他聲援劉虞后,緊跟著又是一大批袁氏門生故吏或與向往名士的朝臣附和。 “陛下!”隨著一個呼聲,董承大聲道:“臣請朝廷拜袁術為大將軍,袁紹為車騎將軍,輔助朝廷,鎮撫關東,以安天下!” 董承此言一出,種輯等人紛紛出言,個個慷慨激昂,無不是要朝廷召袁氏兄弟入京。 這兩年來,盡管張遼低調,但他的手下親信皇甫酈等人已然將董承他們壓制的根本抬不起頭來,更不用說荀彧、鐘繇等人牢牢掌控中樞了,若非有天子暗中支持,張遼懶得計較,他們早已灰飛煙滅了。 此次董承一黨看到劉虞、楊彪出頭反對張遼,群臣跟隨,便毫不猶豫抓住良機,打擊張遼威望。 種輯的言語很是du辣,直接影shè張遼:“吾聽聞驃騎將軍與袁氏有隙,只是當此天下動dàng,朝廷危難之際,還望驃騎將軍摒小仇,棄私怨,以朝廷大義為重!”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張遼在大年初一朝堂上的一句話,令反對者洶洶,劉虞、楊彪是處于自身的政見和公心,董承等人卻是處于私心了。 張遼沒有開口,荀彧也沒有開口,段煨、鮑信、皇甫酈等人與劉虞等人打擂,朝堂上一片喧囂,只有曹cāo和劉備等少數人保持沉默,尤其是曹cāo和劉備兩個熟悉張遼的梟雄,眼神閃爍著,判斷著眼前的形勢,不發一言。 朝堂上力挺袁氏的聲音越來越響,不少本來持觀望態度的朝臣也加了進來。 張遼曾與很多大臣有救命全家之恩,但自古以來朝堂就是最厚黑最現實復雜最講利益之地,對于政客而言,恩義只能維系短暫的關系,長遠還是看利益。 除卻推行科舉那次外,朝堂許久未見此激烈場面,天子劉協看了看群臣,又看了看前面神情自如的張遼,開口道:“張卿,袁氏四世三公,心在朝廷,討伐袁氏之事還是從長計議罷,不如招撫……” 他話音未落,外面就有謁者疾步進來,急聲道:“陛下!大事不好,袁術在壽春稱帝了!” 撲通,劉協驚坐在御座上,失聲道:“果真如此?” 嘩!朝堂上正爭吵的眾朝臣一片嘩然。 “袁術稱帝?” “怎么可能?” “不會,不會……” 那謁者再次大聲道:“陛下,袁術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祠南北郊,建后宮,任命九江太守陳紀為淮南尹,廣置公卿朝臣?!?/br> 這下子所有人的聽清了,整個朝堂一下子靜了下來。 劉虞、楊彪、董承等力挺袁氏的朝臣臉色變得極為僵硬難看,尤其是楊彪,他雖然一向自認行事公正,但他與袁術卻是姻親,姻親袁術稱帝,他這個大漢朝廷重臣一下子變得極為尷尬。 曹cāo和劉備看了一眼張遼,臉上露出了然之色,他們知道張遼恐怕早已得到消息,今日在朝堂上先隱瞞消息,讓這些力挺袁氏者蹦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