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719 章
,令涼州兵大亂。 戰斗了一個時辰,趙云和典韋撤去,涼州兵一時之間竟然不敢追擊。 李傕、郭汜和張濟收攏兵馬,三萬兵馬竟然折損了六千有余,這一個時辰的激戰中,典韋猛虎士的勇猛加上趙云騎兵的縱橫來去,還有神shè營一波波箭雨,涼州人的損失竟然比昨日還要大。 郭汜受傷,李傕幾度陷于兇險,而張濟更是險些死于典韋戟下。 他們又氣又恨,卻也無奈,又心生恐懼,心中懷疑張遼是詐攻長安、圍點打援之計,卻又不敢冒險,畢竟傳言中還有馬騰、韓遂和呂布,不止張遼一方,他們只怕長安出事,不敢停留,也無暇追擊典韋和趙云,又疾奔長安。 不想沖過灞橋不遠,又遭遇張燕領兵二道伏擊,這次是后軍遇伏,因為前軍已過,所以后軍又是猝不及防,折損了不少兵馬。 李傕、郭汜看到張燕兵少,大怒之下便要回攻,不想身后馬蹄聲再起,回頭看去,卻是趙云的騎兵又追了過來,還有典韋的步兵在后。 張濟對典韋已經心生恐懼,絲毫沒有回兵的意思,帶著兵馬直奔長安,許多涼州兵見狀,立時跟著逃走。 李傕、郭汜見狀,也急忙跟上,兩萬兵馬惶惶而逃,唯恐落后。 沒想到靠近長安之時,再次遭到了徐榮的騎兵襲擊,又折損了不少兵馬,三萬兵馬,數十里路,到了長安城外時,竟然只余下了一半,其余的不是傷亡,就是潰逃,令李傕與郭汜大恨。 他們回到城中后,立時派人去西面打探馬騰、韓遂的消息,又派人急召樊稠和李暹退回長安。 一路的驚險,令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去驪山攻打張遼了,他們感到智謀的缺失,明明兵強馬壯,卻敗得如此徹底,根本料不到張遼的手段。 與此同時,右扶風王宏與宋翼奉詔來到長安城,李傕與郭汜二話不說,將二人收押,與王允父子、司隸校尉黃琬及其黨羽全部斬首,棄尸于市。 王允身死,沒有人敢收尸,唯有故吏平陵令京兆趙戩棄官收而葬之,至于與王允同謀的士孫瑞,因為王允當初獨占功勞,士孫瑞也很低調,不做任何宣揚,故而很少有人知道士孫瑞在誅殺董卓中的謀劃,他反而躲過了一劫。 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 驪山之畔,張遼感受到涼州人攻勢的懈怠,看著對面的樊字將旗,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看向身旁荀攸、郭嘉和李儒三人,道:“樊稠,故舊也,前日長安之戰便虛以應付,今日之戰又可輕松矣?!?/br> 李儒撫須道:“既是故舊,可收為己用?!?/br> 張遼沉吟了下,搖搖頭:“時機似乎有些不對,眼下與涼州人對戰,樊稠與我也不過故舊之情,要他背叛涼州人,怕是很難?!?/br> 郭嘉笑道:“倒也不難?!?/br> 荀攸點了點頭。 李儒道:“正是如此?!?/br> 郭嘉摸著下巴笑道:“不若我三人將計策寫在紙上,與主公一觀如何?” 李儒附和,荀攸xing子穩重一些,本不以為然,不想張遼卻大笑道:“如此甚妙,愿得三位軍師高見?!?/br> 很快,三人寫上三張紙條,張遼接過一看,上面都是兩個字:離間。 張遼示與三人,郭嘉和李儒大笑,荀攸也不由露出微笑,三人對視一眼,頗有一種相得之感。 他們三人雖然同在張遼手下,但不同于歷史上袁紹手下的審配、逢紀和許攸等人內斗,一者張遼看似年輕和氣,但自有一股威嚴,是沙場歷練出來的,行事更是干脆利索,有話直說,不同于袁紹的那種優柔寡斷、外寬內忌的仁和。二者三人也都不是強勢不容人之人,荀攸自然不必說,出身名門,xing情溫良恭儉。郭嘉向來灑脫,不與人爭。唯一一個不在意善惡之分的李儒,卻也是一心為主之人,能夠顧全大局,他認為對張遼好的,就會全力支持,此前在董卓手下便是如此,如今到了對他有恩的張遼手下,更是如此。 “離間?”張遼看向三人:“如何離間?” 郭嘉呵呵一笑,道:“樊稠是將軍故舊,前日在長安怠戰,李傕、郭汜豈能不知,今日既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