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86 章
一時也沒什么辦法。 好一會了,崔烈問道:“司徒……這事可要奏報主上?” 王允沉吟不定,他忽然想起一事,又道:“而今董卓舊將徐榮與楊定還在長安,當命他們速速帶著舊部出城去迎戰涼州人?!?/br> 呂布忙道:“他們若是出去,必然反叛?!?/br> 王允面色難看:“他們留在城中,若在涼州人攻城之時反叛,更是危險,索xing派出去,戰則喜,不戰也罷,總是少了后顧之憂?!?/br> 呂布和黃琬沒想到王允此時還是如此沉著,當即點了點頭,認同他的做法。 不多時,楊定與徐榮二人到來,王允看到他們這些董卓舊部,劈頭就是大罵:“涼州人作亂,要來攻打長安,關東鼠子,yu何為邪?汝二人速速帶兵去迎敵,斥退他們!” 徐榮聞言,面色大變,猶豫了片刻,只能領命。 楊定卻是面無表情的低頭應道:“是?!?/br> …… 未央宮,金華殿,已經十二歲的劉協正在讀書。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xing,曾益其所不能……” 這幾年來,劉協雖貴為天子,實為囚徒,時時刻刻生活在董卓的yin威下,經歷過甲戌朝堂董卓廢立一幕,劉協不知有多少次夢到自己也被董卓廢掉du死的情形,不過十二歲的他,小臉上已經滿是成熟。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劉協最喜歡讀的就是《孟子?告子》中的這一段,他覺得這一段最符合他自己的人生了。 思及自己自懂事以來的日子,年幼的劉協心中總有種壓抑的感覺,剛出生母親就被何皇后害死,隨后就一直生活在何皇后和董太后的爭斗之中,復雜的環境讓他早早成熟,沒有沾染董太后貪權貪財的惡習,父親靈帝和董太后死后,他又生活在何后和何進的yin影下,隨后何進和何后也死了,他又生活在董卓的yin威下。 還好如今董卓也死了,司徒王允執政,雖然自己還沒有親政,但xing命總算有保障了,依王允愛惜名聲的xing格,到了自己成年時,應該會歸政吧。 劉協思索著,不知為何,他忽然又想起了同父異母的兄長劉辯和嫂子唐婉。 從出生到現在,除了董太后和靈帝,唯一給他溫暖感覺的就是兄長劉辯和王嫂子唐婉了,在董太后身死,他全無所依、何后幾度想要害他時,都是兄長劉辯出言相護,而唐婉入宮后,雖然時間很短,但對他很不錯,長嫂如母那句話在唐婉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劉協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母愛,是以他得知張遼娶了唐婉后,對張遼心生不滿。 劉協正暗中思索著,陪侍的郎官來報,說司徒王允攜司空淳于嘉、太尉馬日磾、司隸校尉黃琬等大臣求見。 劉協一聽這陣勢,不敢怠慢,急忙讓郎官請王允眾臣進來,卻見一眾大臣進來后都是面色凝重,劉協心中不由一突。 莫非又發生了什么事? 果然,王允一句話便令劉協小臉蒼白,渾身乏力。 董卓舊部作亂,聚兵十萬,來攻長安城。 劉協發了會呆,隨即想起了什么,忙道:“呂將軍何在?” 王允道:“溫侯已率禁衛在長安各處布置防御,并派楊定前去武關勸降,徐榮率部前去京兆退賊?!?/br> 劉協微微松了口氣:“可曾下詔赦免?” 王允沉聲道:“如今逆兵作亂,若不敗之,豈能下詔赦免,置朝廷威信于不顧?” 劉協一怔,立時反駁道:“十萬涼州人豈能都是逆賊,只不過為惡人蠱惑,如今朝廷下詔書赦免,涼州人豈非沒有了攻打長安的理由?” 王允沉聲道:“如此置朝廷威信于何地?” 劉協道:“若長安陷落,文武大臣落于亂賊之手,可還有威信?” “這……”王允看著十二歲的劉協,難以反駁。 一眾大臣急忙應和,當即便由尚書臺草擬赦免詔書,但此時哪里還來得及,只能是有生于無了。 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 十萬涼州人西進攻打長安的消息,如同狂風烈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