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49 章
追至 到了夜里,他們車馬放緩了行進速度,借著微弱的月光行路,本想走其他道路,但馳道反而速度最快,能再最短的時間里趕到長安而不誤事。 但情勢比張遼想的更緊迫,夜里行進了不過三十里路程,斷后的趙云便急忙來報,后面便有騎兵追過來,從馬蹄聲和火把來看,足有五六百騎兵,馳道和兩側道路都有,距離他們不過十多里,照他們如今行進的速度,不過半個時辰就能追上。 聽了趙云所報,張遼不由面色凝重,他這二十多騎雖然都是精英,但已經來回奔行了一天半夜,可謂人困馬乏,一旦遭遇那五百追兵,可謂兇險之極,他當即下令:“快馬行進!” 但有一點,必須棄了馬車,否則只會拖累行進速度。 張遼騎著象龍,來到馬車前,問道:“夫人可會騎馬?” 車里的馬氏開口道:“將軍當速速前行,勿以妾身為念,只求留一把劍與妾身?!?/br> 張遼頓時知道她不會騎馬,斷然道:“夫人不必多說,張遼行事,絕無半途而廢之理,更不能負了皇甫兄所托,否則皇甫兄問起夫人,讓張遼如何作答?!?/br> 馬氏道:“將軍是做大事之人,豈能為了一個fu人誤了大計,且速速先行?!?/br> 張遼讓左慈停下馬車,二話不說,一躍下馬將馬氏攙了出來,又從車中取出厚氈,將她包裹住,放在了象龍之上,道:“諸馬之中,唯象龍最佳,如今唯有我帶夫人前行,夫人為我長輩,失禮之處,莫要見怪?!?/br> 馬氏發髻早已挽好,只是臉上猶帶血痕,看張遼堅持,她也不矯情,肅然道:“請將軍上馬,速行?!?/br> 張遼點了點頭,一躍上馬,帶著馬氏快馬疾行。 而趙云依舊斷后,又尋了個岔道口,將那馬車驅趕到岔道上,以作惑敵之用,而后緊追上來。 去了馬車,二十騎行進速度極快,象龍雄駿,負著二人速度絲毫不減,不過半個多時辰,便將那些追趕的羌胡騎兵拉開,到了槐里縣境內,直奔皇甫家。 皇甫家門口點著燈籠,早就候著一人,看到張遼等人過來,趨步上前,朗聲問道:“可是張將軍?” 月色下,張遼認出了那人,正是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與董卓是好朋友,曾向董卓請求救父,董卓要任他為侍中,他卻辭官不做,隱居在家。 “堅壽兄,正是張遼?!睆堖|飛身下馬,此時正是寒冬臘月,一路疾行,寒風凜冽,他的腿腳已經凍得有些僵硬,傷口處更是生疼。 但他顧不得自己,急忙又將裹著厚氈的馬氏抱下來,卻見馬氏已經凍得面色蒼白,嘴唇發青,肢體僵硬,只有一雙眼睛依舊是那么有神。 救人救成這般模樣,張遼大感慚愧,將馬氏jiāo給近前的皇甫堅壽,歉然道:“堅壽兄,實未想到事情乃至如此,反倒牽連了皇甫家,不知家人可曾疏散?須防董卓行兇?!?/br> 皇甫堅壽看到馬氏渾身帶傷,又凍得凄慘的模樣,眼里閃過愧疚之色,攙著馬氏朝張遼深深一禮,道:“叔祖母遭難,我等不敢面對強權,張將軍大義,令我等深感慚愧,皇甫氏不敢或忘!家中本不過十多人,皆已疏散隱匿,酈堂弟也去了長安,只留在下接應叔祖母,有勞將軍掛懷?!?/br> 張遼點了點頭,他也知道皇甫氏本家是在涼州安定郡,只因皇甫嵩中平年間駐守槐里,才有一些親近的眷屬搬來,人并不多,加上這里戰亂頻繁,大家警惕xing很高,是以雖然時間短促,但疏散起來很容易。 至于此次皇甫堅壽未曾為馬氏出頭之事,他也聽皇甫酈提過,皇甫堅壽本要去見董卓,卻被馬氏呵斥阻攔。馬氏認為,皇甫堅壽雖與董卓關系很好,但如今董卓早已xing情大變,馬氏自己前去,事不濟,不過死一個fu人而已,但皇甫堅壽前去,恐怕會連累皇甫氏滿門。 正因為如此,張遼才對馬氏這個巾幗fu人敬佩之極。至于自己此次與董卓決裂之事,并不怪馬氏,馬氏之事甚至連個導火索也算不上,根由應該還在于丁宮那老匹夫死前的算計,加之董旻、董璜叔侄的將計就計,才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