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42 章
擊皇甫嵩。 但這個可能xing也不大,如今的董卓權勢早已遠遠超過皇甫嵩,任命皇甫嵩的御史中丞也形同虛設,完全沒必要打擊皇甫嵩了。 如今說來,董卓此舉根本沒有政治出發點或其他想法,就是單純好色! 要知道皇甫規與馬氏是老夫少妻,皇甫規去世時馬氏尚且年輕,如今也不過四十歲,正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董卓年輕時又曾在皇甫規手下當小吏,馬氏說來還算董卓曾經的主母,難怪年過半百的董卓如今還覬覦不已。 皇甫酈看到張遼不語,陷入沉思,還以為他心有顧忌,臉上不由露出失望之色,嘆了口氣。 張遼聽到皇甫酈嘆氣,回過神來,看到他沮喪的神情,沉聲問道:“皇甫中丞可知此事?” 皇甫酈長嘆道:“叔父知道又如何,他素來被太師忌憚,他若出頭,必會殃及皇甫氏滿門,他心中是最痛苦的,將自己關在內堂,已經有一日不曾出來?!?/br> 張遼點了點頭,道:“事情緊急,明日我便趕赴郿塢?!?/br> 撲通! 皇甫酈跪倒在地,朝張遼連磕了三個響頭,泣道:“酈何嘗不知此事兇險,府君恩義,無論成否,我皇甫氏與馬氏感激不盡!” 他知道,董卓此次是下聘迎娶,而不是納妾,這般隆重,要勸阻他確實是很兇險。 張遼一把扶起他,沉聲道:“皇甫兄這是作甚,你我如同兄弟,令叔祖母亦是張遼長輩,豈能坐視不救?!?/br> 皇甫酈眼睛通紅,哽咽難言,又長長一拜。 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 第二天一早,張遼便帶著皇甫酈、趙云、史阿、左慈和二十個親衛快馬出城,一路向西,古采英留在了長安城教導新收的兩個弟子。 張遼帶的這幾個人中,除了皇甫酈,都是高手,隨行的二十個親衛也個個都是精銳,從長安猛虎營帶來的嫡系,曾根據各自的資質習練禽獸拳,無論忠心還是戰斗力都是上等,可比尋常戰將。 皇甫氏的家眷住在右扶風槐里縣,在長安與郿塢中間,所以他們在中途先去了槐里。 到了槐里,卻看到皇甫氏門前竟然有軿輜百乘,錢帛難計,馬二十匹,奴婢數十人,而這些赫然都是董卓先送過來的聘禮,而且吹笙鼓樂,聲勢搞的極大,沿途二百里,幾乎整個右扶風都知道了董卓下聘求親之事。 看到這一幕,張遼不由神色凝重,從這些聘禮他可以看出董卓對此次下聘求親的重視程度,絕非尋常,要阻攔他,難度非常之大。 更令他憂心的是,馬氏果然不同意嫁給董卓,更在一早就身穿緦麻輕喪之服,乘車前去郿塢請董卓退親。 這馬氏如此不畏強權,正如皇甫酈所說是外和內剛,恐怕到了郿塢就很難回來了,甚至有xing命之憂。 皇甫酈是自己的手下,在執金吾衙署很是支持自己,如今他家人有難,張遼豈能無視,他已應承了皇甫酈,便要竭盡全力。 何況這件事確實也是董卓一個昏招,得罪了關中世家,必然加速他的滅亡。 情勢緊急,他二話不說,帶著皇甫酈數人快馬疾奔郿塢。 郿塢位于右扶風郿縣,距離長安大約三四百里,距離槐里則有近二百里。董卓修建郿塢時,連帶著修復了從郿塢到長安城的三四百里古馳道,馳道是土石夯成,開闊平整,可供十多輛車并行,沿途還有傳舍驛站,來往極為方便。 張遼他們早帶好了干糧和水,沿途沒有休息,一路向西,馬蹄急促如雷。 董卓的封地郿縣,郿塢,高達六七丈的門樓與塢墻,四面角樓箭塔,幾乎與長安城的堅固防御一般無二,雖然沒有長安城那么大,但也不小,董卓當初發動十多萬人修建,可稱當世第一塢,號曰“萬歲塢”,方圓數里,規模比的上一個大縣城了,塢中內蓋宮室,廣聚珍寶,積谷為二十年儲,又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董氏家屬皆在其內。 除了堡塢中的部曲,堡塢四面還有附屬軍寨房屋,駐扎著董卓的嫡系兵馬,由左將軍董旻率領,拱衛郿塢。 郿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