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69 章
唱反調,那就不能留了,如果能與自己一心,那就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 所以張遼先把郡丞王邑放下了,他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除了郡丞,接下來就是功曹史,看到功曹史衛固的資料,張遼一下子皺起了眉頭。 功曹史是郡吏之中第一人,主管人事,掌管其他掾史的考核、賞罰和任用,更可參預一郡所有政務,被稱為太守府中丞相,尤其是功曹史幾乎全是本地豪族出身,根深葉密,太守執政最為倚重于他,很多地方的功曹史甚至能完全架空太守和郡丞,令二者只能無為而治。 后漢中期以來,地方豪族日益壯大,朝廷權勢日衰,各級地方縣令郡守有任期,而掾史僚佐多是豪族世襲,連太守舉屬僚、舉孝廉,都要依據地方大姓cāo縱的鄉論,因而地方政權可以說是被當地大姓與冠族控制的。 甚至不乏太守與功曹史不和,而太守最終敗北調離的先例!只因朝廷要依靠地方豪族維護安定,不得不妥協。 可以說,后漢中期以來,郡吏與豪族是密不可分的,豪族舉薦子弟成為郡吏,而這些郡吏反過來維護豪族利益,結成了一張密密的網,難以打破。 如今張遼手下這個功曹史也是豪族出身,名叫衛固,字仲堅,大約二十七八歲,xing格強勢,出身河東衛氏,河東首屈一指的豪族。不過此衛氏與衛仲道所在的衛氏卻不是一家。衛仲道是詩書傳家,而衛固家族卻是豪強出身。 衛固擔任功曹史以來,郡丞王邑一直與他妥協,衛固cāo控地方里舉,大肆任用族人,如今郡吏之中竟有十數人都是出身衛氏,這一股勢力不可小覷。 尤其是衛固占據著鹽池之畔大片鹽田,族人多有侵占民田之事,更筑有一處大堡塢,私納了千數部曲,加上宗族、賓客、附民,堡塢中足有數萬人,錢帛山積,富逾王公。 用人、鹽田、民田、部曲、附民,這些都是張遼下一步要施政的重點,必然要觸犯衛固的利益,所以衛固此人不能留。 只是這衛固在鄉里很有威信,一來他常用征斂的糧食金錢賑濟宗族鄉里,資助鄉里民眾的婚喪嫁娶,受到鄉里擁護。這也是豪族最常用的一眾方式,如張邈、鮑信、王匡等莫不如此,所以才能在地方募兵,受到眾人擁護。而衛固也將這一點用得極其到位。 二來就是河東多異族和匪寇劫掠,衛固趁機私納部曲,借用宗族武裝來保護鄉里民眾免受戰亂之苦,成為維護地方安全的中流砥柱。 所以他雖然為人霸道,橫征暴斂,侵占民田,但也受到很多鄉民的擁護。張遼要動他,恐怕反彈不小。 世家豪族最大的力量不是財力,而是他們完全掌控了地方,根基深厚,要動搖其根基,何其難也。 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在太平盛世,沒有制約,世家豪族會越來越膨脹,田地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強。而他們的本質是貪婪的,縱然惠及百姓,但也只是宗族和依附的一小部分鄉民,大多數百姓是深受其苦的,他們到了膨脹到一定程度,便會bi得百姓流離失所,揭竿而起,這就是亂世的開端。 正所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到了亂世之中,缺少制約,武力為強,對付這些豪強的手段就多了,最快捷的手段就是快刀斬亂麻,直接抄家滅族。 但這樣做的后遺癥也很大,會引起反彈,一旦名聲壞了,對張遼以后掌控其他州郡頗是不利。 所以張遼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來實施,事實上他不需要將豪強全部抄家滅族,那是與全天下為敵,他要做的是“抑強扶弱”,雖然同樣阻力很大,但卻比抄家滅族要好多了。 對于衛固,首先就是要拿了他的功曹史,這個職位太重要,是管地方官吏考核和任免的,張遼必須委任一個信任的、清廉的、公正的人來做。 至于怎么拿下他,就要看他本人的表現了。 第二百九十章 yin險的郭嘉 除了功曹史,接下來就是主簿了,主簿掌管一應文書、律令、告示、簿計,是郡守的大管家,必須要信任才行,而這個主簿也是衛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