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94 章
變:“那些諸侯如今不是齊心合力二次討伐董卓了?又有何無稽?” 李旻的笑聲戛然而止,臉上露出愕然的神情,俄而轉為震驚,思及關東諸侯的變化和關東的局勢,不由指向張遼:“此皆汝之所為?汝……汝所圖為何?為何要挑起戰亂!汝居心何在?!”李旻說道后面已經是聲色俱厲。 “哦?挑起戰亂?”張遼露出譏諷的笑容:“天下本來安定,這戰亂不是爾等挑起的嗎?關東諸侯在正月便起兵十數萬,李太守也是其中一個罪魁禍首,卻又怎的將這罪名栽到我的頭上了,這指鹿為馬的本事還真是令人贊嘆?!?/br> 李旻臉色一下漲紅:“我等起兵,乃為討伐董卓,匡扶社稷!豈與閣下居心所同?” “討伐董卓,匡扶社稷?”張遼嗤笑道:“董卓在雒陽等得無聊,每日大吃大喝,胖了數十斤,也沒見到爾等蹤影,本人看不過去,前去酸棗相請,令爾等戮力同心,遂了爾等匡扶社稷之志,如今李太守又誣我居心叵測?如此我實在不知該怎么做了?!?/br> 李旻臉色又是一陣漲紅,卻總認為張遼強詞奪理,怒道:“董卓弒殺天子,我等師出無名,本要偃旗息鼓,卻是閣下又挑起戰亂……” “呵呵,真是好笑?!睆堖|止不住連連搖頭,這李旻真是完全不知兵,他冷哼道:“爾等關東諸侯挑起戰爭,然后又說不打了,當這天下是玩兒的嗎?當董卓是這么戲耍的嗎?” 看到李旻還要爭辯,張遼一下子打斷他,哼道:“關東諸侯挑起戰亂,又遲遲不進,內生變亂,如此早晚退去,董卓豈會干休,必然驅兵報復!而諸郡之中,潁川距離雒陽最近,關東諸侯一撤兵,董卓第一個攻打劫掠的必然是潁川!” 張遼怒斥道:“今日汝連兩千胡騎尚且抵擋不住,乃至不少百姓慘死,而董卓麾下可調動的兵馬足有五萬以上,到時傾兵劫掠潁川,潁川生靈涂炭,滿目瘡痍,白骨枕籍,十室九空,汝身為太守,妄自起兵,自領其禍,身死也罷,但九泉之下卻如何面對潁川的一百五十萬百姓!如今我激將關東諸侯再次討伐董卓,將胡兵bi在雒陽,難以東進,汝不思感激也罷,還妄加斥責,真是可笑之極!” 一旁唐翔看不過去,出言道:“文遠,仲秋兄也是一番公心?!?/br> 李旻聽了張遼的怒斥,呆愣片刻,撲通一下子癱倒在地,今日陽翟的種種情形在他腦海里閃現,那一刻心中的無力與悲愴再次涌起,斷手處的痛楚再次劇烈,他渾身顫抖著,對張遼的話無力反駁,對自己方才的指責感到無言。他本為一腔熱血而與孔伷起兵,卻從沒想過其中的后果,沒想過自己打不打得了仗。 張遼看李旻痛苦與自責的樣子,臉上神情也柔和下來,嘆道:“李太守,汝擅長治理州郡,若在太平時期便是一等一的好官能吏,但如今遭逢亂世,汝不懂兵事,所治州郡又是四戰之地,護不得百姓,如此可不成?!?/br> 李旻似乎明白了什么,問道:“不知閣下所謀為何?” 張遼也不隱瞞,指著唐翔道:“請李使君讓出太守之職,由他擔任?!?/br> “???”李旻聽了還沒反應,唐翔卻險些一下子跳起來,連忙擺手道:“文遠,不可!吾豈能奪仲秋之職,此不義之事,斷難為之!” 張遼哼道:“何為不義?兄當潁川太守乃美職乎?一個不慎,便是粉身碎骨,李太守傷殘,兄難道不該為他分憂?” 李旻也看向唐翔,唐翔還是連連搖頭,苦笑道:“文遠,仲秋兄不知軍事,為兄豈知之?還是另擇他人罷?!?/br> 第二百四十七章 布局潁川 張遼看到唐翔連連推辭,皺起眉頭,不悅的道:“圣人有云,當仁不讓于師,兄長明通經義,又曾擔任丹陽太守,有治理郡縣經驗,如今豈能退縮?” 看唐翔還要說話,張遼打斷他:“兄長自治理好郡縣,令百姓安居樂業便可,至于軍事,小弟自會派人相助?!?/br> 唐翔一怔,不由默然,臉色不住變化,顯然在心中遲疑不定。 李旻嘆了口氣,朝唐翔抱了抱拳:“若起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