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79 章
謹守各關,便可保無虞?!?/br> 張遼聞言,不由詫異的看了那人一眼。 從明面上看,此人的應對之法倒也不差,但問題是關東諸侯兵馬太多,兵力懸殊太大,董卓如果分兵謹守各關,身邊必然空虛,而關東諸侯只需集中兵力攻打一處,只要破關,那便可直撲畢圭苑,董卓多半兇險。 他不知道,此人正是一代名將朱儁,但朱儁本與董卓就不是一心,反而是時時想著誅殺董卓,豈能為董卓著想,此策正是殺機暗伏。 朱儁身旁,皇甫嵩和蓋勛幾人眼神低垂,都沒有開口,反而是胡軫和董越附和道:“正是如此,只要謹守關口,關東群賊一群烏合之眾,豈能攻入!” 董卓哼了一聲,沒有說話,他是擅長用兵之人,豈能不知道其中的兇險,眼睛一掃,看到了下首的張遼,道:“文遠先前大破群賊,功勛卓著,此番可有妙計?” 張遼肅聲道:“稟相國,賊兵勢大,眾將雖勇猛,卻不可不防萬一,當速速從河東調遣重兵南下雒陽,憑借騎兵之優勢,與賊決戰于雒陽二百里坦途,若不濟,亦可徐徐退入函谷關?!?/br> 董卓聞言,不由面露喜色,隨即又沉吟道:“如今河東白波未平……” “相國所慮甚是,張遼此言不當!”胡軫大聲道:“河東不可失,一旦失陷,賊兵南下弘農,必斷我等后路,那時我等休矣?!?/br> 一旁李儒開口道:“相國,事有輕重緩急,牛中郎在河東與白波賊連戰十多月,雖未滅賊,但白波氣勢已挫,不足為道,可留一萬步卒防守,余者皆盡調來雒陽,與賊兵決戰?!?/br> 董卓聽了李儒,更是意動。 張遼心中不由暗喜,這邊是郭嘉給他出的計策,讓董卓調河東主力南下雒陽,即可與關東諸侯作戰,又令河東空虛,他圖謀河東之事便容易了許多。否則河東有董卓五萬兵馬,哪有他調過去的機會。 接下來,董卓便開始分配任務,北面孟津由中郎將董越與騎都尉李肅鎮守,小平津還由賈詡鎮守。 不過在布置東面旋門關防御時,董卓不由猶豫了下。 事實上,董卓對非嫡系人馬總有幾分防范之心,當初之所以將張遼調離小平津,就是因為北面張楊加入了關東諸侯之列,張楊與張遼是故舊,董卓不得不防一二。 倒是張遼幾次立功,加上張遼自己的表現和李儒的進言,才打消了他不少疑慮,否則他早像對待呂布一般,將張遼控制在身邊了。 不過在徐榮和張遼酸棗一戰后,二人威名直漲,加上李蒙暗中報知張遼與徐榮關系頗好之事,令董卓再次心生戒意,早有將二人分開的想法。 是以此時提到旋門關駐防時,董卓猶豫了,如果將關系頗好的徐榮和張遼都放在這里,失去彼此監督和制約,一旦賊兵勢大,二人會不會一并投降呢? 恰在這時,胡軫開口道:“末將愿領麾下兵馬駐守旋門關?!?/br> 而一旁早已忍耐不住的呂布也道:“關東諸侯,布視之如草芥耳,愿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獻于父親?!?/br> 董卓眼睛一亮,不由哈哈大笑:“汝二人忠心一片,令老夫大為欣慰,如此,命胡軫為大都護,督吾兒呂布,共守旋門關,拒關東賊兵!” 胡軫和呂布不由大喜,急忙下拜領命。胡軫更是得意的看了張遼一眼。 張遼面色不變,事實上,他此時也沒了在旋門關駐守的心思,索xing讓給胡軫也罷。 與此同時,他暗中向呂布示意恭喜,呂布總算能脫離董卓身邊,外出作戰了,也殊為不易了。而且呂布去的竟然是旋門關,也即是傳說中的虎牢關,莫非要上演一幕傳奇不成? 張遼在胡思亂想,而董卓接著道:“命討寇校尉張遼,駐守軒轅關!” “命中郎將徐榮,駐守太谷關!” “命校尉楊定,駐守伊闕關!” “命中郎將段煨,領兵陳于東陽渠,防范賊兵破關!” “傳令河東,命校尉李傕、郭汜,領三萬騎兵速速趕來雒陽!”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 張遼領了命令,離開畢圭苑后,與徐榮當即便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