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51 章
之張遼就是個渣。 張遼拎起劉囂,又命親衛押走一眾司隸,大步走出人群,無論是朝臣家眷還是澠池大小官吏,看到張遼都紛紛避開,他們既敬佩張遼的大膽,又唯恐出頭被劉囂盯上,日后惹來大麻煩。 路過王家這一片時,張遼朝王鞏咧嘴笑了笑打了個招呼,驚得王鞏面色發白,唯恐被劉囂發現,日后尋找王家麻煩。 張遼將劉囂丟給張健,命他小心看押,蔡琰過來,憂心忡忡的道:“文遠,這可是一個大麻煩呢?!?/br> 張遼擺了擺手:“怕他什么?說到底也不過是不干人事的老家伙,再敢跋扈我見一次打一次,惹毛了我一劍剁了他?!?/br> “噗!” 縱然蔡琰有些為張遼擔心,但看到他這副大大咧咧的土匪樣,也不由笑出聲,旋即又覺得失態,狠狠的白了他一眼。 張遼說的也是實話,他來自后世,等級觀念淡薄,不如時人對森嚴的等級地位那么敬畏,除了對自己尊敬的人外,見了其他職務高的,他都是禮節xing的擺擺形式,真要惹毛了他,他立刻就會翻臉,管你是什么職務,官有多高。 因此他不怕劉囂,真正讓他覺得麻煩的是董璜,這個藏在幕后的黑手,如今劉囂被自己捉住,不知他能不能忍???自己又該如何對待? …… 弘農郡領九縣,幾乎是從東到西一字排開,而陝縣位于弘農郡中部,與河東郡的大陽縣隔河相望,兩岸皆有大渡口,處于軍事要道,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董卓當初入京時,便是從大陽縣的茅津渡南渡黃河,經陝縣、澠池、新垵、函谷關,抵達雒陽。 此時,天子劉協的車駕便停留在陝縣,一處四面守衛森嚴的院子里,年方十歲的劉協站在那里,看著院子里的一棵遒勁的奇樹。 陽春三月,黃昏的斜陽照shè下,蒼勁的老樹生發出嫩綠的新芽,旁邊桃樹上也是桃花朵朵,芬芳滿庭,美麗異常,但劉協的小臉上卻帶著憂色,有著尋常孩子未有的成熟。 他的身后立著一個大約二十多歲的青年官員,面相敦厚,佩青綬銀印,正是襄賁侯、幽州牧劉虞之子,侍中劉和。 侍中官秩比兩千石,與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黃門侍郎、議郎等官職類似,都屬于散官,如曹cāo曾擔任過議郎,而荀攸為黃門侍郎。但侍中在這些散官中的地位卻最高,因為這個職位離天子最近,隨侍天子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 侍中共有八人,劉協即位后設了六人,其中就有董卓侄子董璜,劉虞之子劉和,以及王允之子王蓋。 天子法駕出,侍中一人參乘,坐在天子車右,負國璽,cāo斬白蛇劍,也有護衛之責,其余侍中則在騎馬跟在乘輿車之后。 如今劉協西行,自然是侍中董璜參乘在右,劉和、王蓋等在后跟隨。但一休息下來,董璜便會離去,而由劉和或王蓋等人陪侍天子。 “哎……” 小小年紀的劉協對著陽春的美好景色卻是一聲長嘆。 身后劉和見狀忙問道:“不知陛下因何而嘆?可是飲食不當?住宿不安?” 劉協聲音稚嫩,卻飽含無奈:“朕雖貴為天子,卻不能自主,為強臣所迫,遷離京都,捐棄宗廟,拋棄子民,乃至生靈涂炭,他日不知該如何面對先帝……” 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 劉和一驚,忙看了看四周,確認無人監看,這才松了口氣,忙躬身道:“陛下心懷宗廟與百姓,實乃大漢之福,只是平日還需慎言,陛下尚且年幼,不急一時,而董卓已經老邁,只要陛下暫且忍耐,暗中結jiāo忠臣義士,定有機會光復漢室?!?/br> 劉協冷笑一聲:“董卓老了,可是還有董璜呢,朕看他比董卓還要強橫?!?/br> “噓!”劉和忙道:“陛下小心隔墻有耳?!?/br> 劉協看了劉和一眼,轉過頭去,沉默下來。 劉和看劉協仍是抑郁,突然想到了什么,忙道:“陛下可是擔憂子民?” “是啊?!眲f面帶憂色:“京都有百萬口子民,老邁不堪者,孕fu幼子皆在其中,倉促遷徙之下,實是一場慘禍,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