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700 章
就那一塊,蓋三個廠都綽綽有余。 不過,鑒于如今政策和形式的發展,房地產有逐漸熱起來得跡象,梁一飛還是決定,乘著現在地皮不貴,只要能找到理由,能多拿地就多拿地,這玩意也是一種投資,而是回報率相當的高。 大陸的土地政策經過了一系列的變遷,土地始終屬于國有,但是使用權一直在變化著,從解放到改革開放初期幾年之內,只有國家和集體可以使用土地,其他個人,以任何方式都不可能獲得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所以以個人名義對土地的使用,都是重大的非法行為,即便是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本質上,也是在租集體的土地,至于商業用地就更不可能; 隨著改革逐漸深入,國家和集體,開始對一部分有用地需求的企業,包括私營、合資、外資企業,劃撥土地使用;這時候土地的所有權還是國家的,但使用權在企業,而且這段時間的劃撥土地,政策不清晰,劃撥過去之后,到底是建廠,還是蓋房,抑或是干掉別的,或者什么都不干,這全看當地政府和企業之間怎么溝通,土地xing質不明確; 而拿地的方法也十分的不正規,有的是地方政府直接劃撥,有的是給很低的租金,有的是置換; 到了94年,國家出臺了相關文件,第一次在法律的意義上,承認了企業和私人對于土地擁有使用權,這也是房地產市場能發展的法律基礎。 同時規定了,土地可以通過招拍掛形式出讓。 但是在實際cāo作中,由于當前的住房,主要還是采用單位集資建房,工廠,還是和當地政府合作引進,給予政策xing土地,所以招拍掛獲得土地的形式還不是很普遍。 這固然有它比較優勢的一面:土地價格便宜,甚至一大塊地到手,完全看主事人和當地政府的關系、個人人脈和jiāo際能力等等主管因素;但是也埋下了眾多產權方面的隱患,比如首都的玫瑰園項目,就由于和當地地方鄉鎮的土地糾紛,一直沒有辦理土地證,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偌大的別墅群成為爛尾。 梁一飛這次拿地,準備走正兒八經的土地招拍掛程序,由于房地產尚未大熱,雖然國稅地稅分開,但土地尚未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價格并不高。 饒是如此,絕大多數老板,還是不愿意花這幾十萬幾百萬的小錢,買一塊地,更習慣用傳統的走關系、通后門、打擦邊球的方式拿地。 地皮真不貴,去國土資源局那邊轉悠了一圈,新上了幾塊地,其中一塊122畝的,特別適合建廠,工業用地,價格便宜到嚇人,三千五一畝。 122畝,就不到40萬。 唯一一點不好,太偏了,距離二環,大約還有十公里的距離,邊上就是濱海市最大的飲用水水庫利源水庫。 當前的濱海,一環內算是繁華地區,二環內都算是城市區,出了二環,多少就有些偏僻了,二環之外五公里,基本都是農村,這個位置,可以說是農村中的農村,當之無愧的偏遠山區。 沒人會去那拿地,價格聽起來好像不高,可是和周邊相比,已經算是昂貴的:周邊的山林可以承包,一個小山頭,幾十畝地,一年只要幾百塊錢。 另外,還有兩塊住宅用地,相對而言價格就比較高了。 一塊在西二環邊上,出了二環,不過邊上有主路,距離二環直線距離大概是三公里,160畝,是原先當地鎮上的土地,同樣也是農村,本就是種田的地方,可城市發展太快,在二環邊種田顯然不合適了,于是就征收上來改變了用途。 這里就要貴一些了,總價130萬; 還有一塊則在老城區,北一環邊上,86畝,一家倒閉的老廠職工宿舍區,位置非常好,價格上也倒是不貴,只要96萬。問題是有個條件,需要拿地的企業,自行負責拆遷安置。 梁一飛想了想,現在地皮太便宜,對于自己也就是一輛奔馳的錢,拿下來什么都不做,過幾年也是打著滾得朝上漲,心里大約有個計較,準備把那塊工業工地和二環外得住宅用地拿下來。 不過,光是看局里發布的文字信息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