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26 章
子好的? 即便暫時不盈利,但是設備好,廠子一向口碑好,位置好,市場前景好,等等等等…… 這樣的廠子,其實不是太好收購。 誰都不傻,國家更不傻,國企改革,甩掉的是負擔企業,垃圾企業,好的企業當然舍不得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還是‘社會主義’,優質國企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些東西都賣了,國家命脈就會受到威脅。 謝家真要是想收購這類優質企業,也不是做不到,但是謝家的高層考慮的,絕對不是幾個廠子的得失,而是大局,收購這一類的優質企業,會不會讓民間覺得一向愛國的謝家,借著改革開放的機會回來與國家爭利?會不會讓高層覺得,謝家在國內投資,別有所圖? 企業家當然都是愛國的,但是真正能被高層認可的‘愛國’企業家,那絕對是鳳毛麟角,在任何關鍵時間節點上,這一類愛國企業家都必須無條件主動的站在國家大局一面,而不是利用國家大局為自己牟利。 層次越高,相互間一旦產生了裂痕和心結,那就是幾乎無法彌補的,只會越來越大。 所以謝逸飛不是不想收,不能收,而是謝家高層有顧慮,落實在謝逸飛這個層次,他得不到謝家高層的支持,自然有些有心無力。 “倒不是說我多慮,的確有這樣的情況,中策的黃紅年你知道吧?”謝逸飛說。 梁一飛點點頭,中策他當然知道,92年南巡后的企業家就沒有不知道中策的。 92年南巡后僅僅四個月,印尼華裔黃紅年來到中國大陸進行投資,短短一年時間內,收購了300多家國有企業。 收購的方式十分夸張,有的是干脆把某個地區所有的規模以下企業,無論良莠,一攬子購買,有的則是把當地某個行業完全壟斷式購買,其中不乏底子好的優質企業。 收購之后,把企業中優質資產剝離,重新重組,各類資產分門別類,在海外上市倒賣,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大規模的資本運作。 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爭議,贊成者認為這是中國開放的必經途徑,認為這有助于解放生產力,反對者認為這是國有資產流失,是民族經濟受到了外資的巨大威脅。有媒體報道黃紅年將國有資產賣給外國人,將錢裝進自己口袋,掏空了國家,肥了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還產生了一場討論:‘靚女該不該先嫁’,優質國企是不是可以賣?之前潘覺還為此寫過一些文章。 總之,最后這場大規模收購活動轟轟烈烈的開始,不動聲色的叫停。 說起來有意思的是,黃紅年的中策集團,最初的大股東,還包括李家誠、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日本伊藤忠商社。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同樣是愛國企業家,大陸對待李家、謝家的態度,好像總有那么點微妙的差別。 “我覺得你這個擔心是不過過頭了?”梁一飛微微搖頭,說:“首先吧,即便是中策,也不能講是侵吞國有資產,人家是進行資本運作,可是資本運作它本身不是犯罪,很常見的金融手段嘛,那些企業都要倒了,不運作,從哪來錢經營?事實證明,被中策收購的企業,有一批開始扭虧為盈,成果還是不錯的嘛。再者說,你也說了,你是要做制yào,正兒八經的經營企業,這是好事?!?/br> “話是沒錯,可是人嘴兩片皮,鋒利賽刀鋒,人言可畏啊?!敝x逸飛說。 梁一飛想了想,呵呵一笑,說:“倒也不是沒辦法?!?/br> “什么辦法?”謝逸飛眼睛一亮。 “輿論這種東西嘛,是可以引導的,不過現在一時半會不好cāo作,有個最簡單的方式,你可以和大陸的本地愛國優秀企業家合作,這不就解決了你的擔心了嗎?” “大陸的愛國優秀企業家?”謝逸飛琢磨了片刻,疑惑的望著梁一飛,說:“我怎么覺得,你就是在說你自己呢?” “你這么說我也不跟你犟。鄙人當然是愛國企業家,多少也有些優秀?!绷阂伙w哈哈一笑,說:“除了和大陸企業家合作之外,你賺了錢還可以在大陸進行其他大規模投資。在我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