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80 章
多數也是亂打亂撞,機緣巧合。 有了自己的先知,張松這個問題,它就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不能確定張松到底是怎么想的。 畢竟,他曾經是濱海市的頂級老板,和自己平起平坐,還是自己的前輩,當初自己出道的時候,張松已經是濱海市頂級的人物,和周宇宙一個級別的; 后來打垮周宇宙,收購嵐韻湖、華強廠,自己一直是把張松當成老大哥來對待。 從老大哥,一下子變成下級,這個面子能不能拉得下來,想法能不能轉過來彎? 外面那些朋友又會怎么看他? 第241章 結發夫妻 麗園山莊地處二環內,東邊一條街對面就是公園,山莊里以別墅和洋房為主,一半的商品樓,綠化率達到了40%,內部還有一個50多畝的人工湖,是濱海乃至南江省為數不多的商業樓盤中,最高檔的豪華居所,來這里買房子,大多也都是第一批富起來的老板。 張松買這棟別墅的時候是91年,花了40多萬。 那時候正是他事業最頂峰的階段,不光有六個門市部,還在百貨大樓有兩個聯排的柜臺,全市有三個廠子的五金制品,都由他來提供。 買完別墅之后,張松一度想過,建立自己的廠子,脫離‘二道販子’的尷尬身份,不光做銷售,也做生產,將來創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可是這個想法落實起來很困難。 不光是資金的問題,政策上,在當時也阻礙重重。 做銷售和做生產,這兩者在政策上有本質的區別,私營老板想開廠,擺在面前的關卡重重。 和梁一飛白手起家不一樣,91年,張松已經是市里知名的大老板,他的一舉一動,曝光度很高,盯著他的眼睛太多了。 92年南巡之后,私營企業、私營企業家一夜之間大幅度松綁,擺在面前的路一下子多了起來,可是這時候,市場消費激增,忙著現有業務賺錢都忙不過來,他根本沒有精力去建廠。 擺在他面前的路,要么是減少銷售方面的資金、精力、人員投入,放棄一部分市場和收入,轉而安心建廠,以謀長久;要么是,繼續加大銷售投入,趁著南巡之后市場需求旺盛,再狠狠賺一筆。 一個是放棄眼前利益,賭一賭未來;一個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把錢賺到再說。 張松其實沒下決心,想再觀察觀察,所以92年后,也有意識的結jiāo上了梁一飛這樣一批新冒頭的年輕老板。 可他真沒想到,國內經濟發展的太快,快得一眨眼,他就有些被時代淘汰了。 考慮考慮著,就到了93年,之前還是大老板,眼看著,已經隱隱約約要淪為濱海市的二線老板。 當初一起玩的,裘娜已經追上了他,何云飛遠遠超過了他,最年輕的梁一飛,在潛力上,則徹底甩開了他。 連吳洋這樣幾年前,他還看不上的小代理,現在都能跟他平起平坐,手頭能抽調出的資金,絲毫不弱于他。 張松想來想去,想明白了一點。 用歌里的詞說,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快。 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行,是跟不上時代! 從梁一飛身上就很明顯的體現出,要賺錢,必須跟得上時代。 梁一飛給人出點子,正好是國企大批量推向市場的時候,企業習慣了計劃體制,忽然間推向市場,摸不準市場的脈,而企業領導,手頭比原來的權力大的多,可以自行使用大量資金。 在這個關口,他給人出點子,賺了一筆。 接下來搞英語補習學校,更體現出時代xing:英語熱、出國熱、大批英語人才渴望賺錢所在單位卻卡著不妨,一批人先富起來,有這個財力去學英語,而市場上沒有正規成規模的補習班; 再接下來的嵐韻湖,算是撿了個便宜,他的戰利品,可是高檔消費,同樣是時代產物; 至于如今的汽水廠變保健品廠,那就更明顯了。 今天聽到整個保健品市場有兩百多億,張松都嚇了一跳。 乖乖,除了國企壟斷的命脈行業,如今哪個民營行業,能有這么大的規模? 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