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1 章
萬塊錢實在太驚人,這里面的責任也太大,沒人敢去扛這個禍福未知的雷。 還是柯書記開口了。 “一飛啊,有個情況你要考慮到,真像你說的那樣,大規模做宣傳我們重金買金點子,那你出的那三個點子,只能報道最后一個‘做廣告’。這么一來,給三萬塊,是不是就說不過去了?” 書記水平的確高,一下子抓到了重點。 梁一飛那三個點子,論效果,那是一個比一個好使。 可是,并不適合都放在臺面上講。 產品換包裝、托兒、打廣告,前兩個都不適合放在臺面上講; 尤其是‘托兒’這回事,根本不能宣傳。 只因為做廣告一個點子,獎勵三萬塊,顯然說不過去。 梁一飛笑了笑,問:“如果我再出一個點子,讓廠子里對上對下,都能說得過去呢?” 沒有精鋼鉆,不攬瓷器活,他之前就很清楚,沒有任何成功案例和名氣打底,想要賺這種‘點子錢’,最難的一關,其實并不是市場,而是給錢的廠家! 市場嘛,的確就像個娘們,梁一飛是這方面的老手了,對付二十年后的‘娘們’他都有辦法,何況90年代的‘娘們’? 搞不定?不存在的! 但是90年代的廠家,想讓他們掏幾萬塊錢,那可比對付市場要難。 所以他幾天一直在考慮各種可能xing,包括書記這個問題。 書記即便不提這個問題,他也要找話茬引出來。 要不然,他憑什么,又怎么敢,在人均工資兩百塊的年代,獅子大張口,要到這三萬塊? 第013章 內外兼修 “老柯,你怎么看?” 會議后,周萬新和柯書記兩個在辦公室私下聊。 會上,暫時沒有達成了一個明確的結論。 但是針對書記的問題,梁一飛又提了一個點子:為罐頭廠擬定一個‘和國際一流生產制造’業對標的管理制度。 這么一來,宣傳上就好辦了,罐頭廠這三萬塊錢獎勵,主要是兩點。 對外,利用廣告效應開拓市場,順便再稍微提一提內部特供的話題,不談什么‘特權’之類的話題,重點是‘內部特供的質量’; 對內呢,建設國際一流制度。 花重金,買的即是市場,更是制度、管理。 甚至可以從這個角度宣傳:罐頭質量之所以好,就是因為采用了先進的管理模式。 ‘內外兼修,內,用管理提升基本功,外,用營銷手段開拓市場’。 梁一飛最后還講了一段話,也很有分量。 他說:‘這三萬塊錢,其實是五個點子。產品改進、市場推廣、廣告營銷、管理制度、重金買金點子的宣傳策劃,五個點子,合而為一,只要三萬塊錢?!?/br> 按照他這個說法,就不是幾個點子,而是一個完整的‘策劃案’,幫助罐頭廠重新煥發生機,短時間內占領市場。 辦公室里沒外人,周、柯又是在一起搭伙多年的老伙計,都知道對方的心思。 現在處處改革,改革嘛,就是做原來沒有做過的事,好多情況下,不能都按照慣例來。 都按照慣例來,那還改革什么? 但是呢,又要考慮到結果、影響,這其中的分寸要把握好! 有時候,一件事,它就不是對不對、行不行的問題,而是要找個理由,讓這件事‘對’,站得住腳。 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上級領導想支持你也沒辦法;反過來,就是事情真做的不合適,有個能說的過去的理由,那責任也會減輕很多。 “老周,我跟你的心思是一樣的,三萬就三萬,能搞好廠子,咱們舍得花錢!他要是真能制定出‘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管理辦法,那我看倒是行?!笨聲浿v。 現在全國都在搞企業改革,抓經濟,抓管理,上到各級領導,下到普通企業管理者,對于有效科學的管理辦法,都趨之若鶩。 甚至有些走在前面的城市,專門為管企業的干部,開設了‘工商管理培訓班’; 公費派出去學習考察的也不在少數。 花這么多錢,這么大精力,為什么? 就是為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