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 章
。 要是能解決那幾十萬瓶庫存,他要的可不是進廠那么簡單而已。 第003章 點子大王 濱海市金星罐頭廠,規模不大,百來人,但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歷史。 從60年代建廠開始,就專門為部隊提供罐頭軍需,南江軍區某部的罐頭食用儲備全部由金星罐頭廠生產制造,不對外銷售。 這導致了兩個結果。 第一,罐頭廠不愁市場,所以并沒有培養出一批專業的市場人員。 直到去年才成立了‘市場部’,人員都是從宣傳科劃撥; 老楊之前和梁義誠一樣,都是宣傳科副科長; 第二呢,不愁市場,一心做產品,罐頭的質量的確沒的說。 從80年代末開始,全國百萬大裁軍,89年底,整個南江軍區都沒了,并到了大軍區,罐頭廠一夜之間就沒了客戶。 今年年初,配合著全國企業改革的風潮,罐頭廠從計劃內剝離,被推向了市場,進行市場化。 按照84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規定》,上級放權,從人事權到經濟權,16項大權,全被下放到了廠長手里。 有權了,不代表就能做好企業。 市場不買賬,訂單簽不出去,銀行貸款催著還,車間已經快停產,倉庫還擠壓著四十多萬瓶罐頭和一大堆原材料。 罐頭廠現在的情況就是‘四靠’:工資靠貸,費用靠摳,活著靠精神,發財靠做夢! 說來說去,一個字:難! 楊愛國在邊上嘆氣:“這就是時間問題,慢慢來,憑著我們廠罐頭的質量,有個一年兩年,指定能搶一些市場份額回來?!?/br> 周萬新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楊愛國講的是‘正確的廢話’,廠子欠著一大屁股債,加上工人工資、各種運轉開銷,不要一兩年,拖上個大半年,就得黃。 今天來找梁義誠,另外一件事,就是一起商量商量,宣傳科再拿出點好的宣傳方案來。 梁義誠不吱聲,兒子的事不解決,他這口氣咽不下去。 何況,宣傳科早就盡力了。 常規宣傳,就是打廣告,電視、報紙、收音機。 電視廣告動輒按照一年半年來賣,太貴,罐頭廠買不起,聽收音機的人越來越少,不在考慮中。 報紙是唯一的選擇。 當前每個單位都會定報紙,受眾最大,也是廣告的主要載體。 問題是,報紙上廣告太多了,人家都不一定看,看也是打發時間,看過了就忘,每天那么多廣告,誰能記得一個賣罐頭的? 要是登報賣原子彈,賣大熊貓,人家指定能有印象。 情況介紹完,堂屋里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周萬新看向梁一飛,說:“小子,聽明白沒?還是那句話,你真有好點子,解了燃眉之急,我拍板讓你進廠子!” 梁義誠平時很支持周萬新工作,兩人私jiāo不錯,周萬新也不能一點都不顧及梁義誠臉面,這么說,無非給大家一個臺階下,只要梁一飛說一句‘沒辦法’,他也算能對梁義誠jiāo代了。 包括梁義誠在內,誰都不指望一個16歲就坐牢,根本沒有工廠經驗的人,能解決這么大的問題。 哪知道梁一飛想了想,卻說:“周叔叔,我要是真能解決,我也不要進廠,現金獎勵行不行?” 幾個大人微微一愣,連梁義誠都忽然轉頭,愕然的看著兒子。 真有辦法? 梁一飛平靜的說:“廠子困難,我是職工子弟,按理說盡心盡力責無旁貸。不過現在是市場經濟了,我才出來,生活沒著落。點子真管用,我要有經濟回報?!?/br> 周萬新連續幾次提到‘點子’這個詞,讓他想到上輩子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 《點子大王靠賣金點子賣出40萬》 大概在92年左右,青年報報道了一個叫做‘張陽’的技術工的事跡,這個人即不搞生產,也不跑市場,就靠一張嘴皮子,為很多企業出了不少有價值的‘點子’,前前后后賺了上百萬,被譽為‘點子大王’。 一時間,全國都刮起了一股‘頭腦風暴’,點子大王張陽也成為中國商業創意、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