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1
書迷正在閱讀:原始人之現代艷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憐卿甘為身下奴、俗氣逼人、一個46歲的長春老女人、仙路美人圖(曉林修改版)、亂游記、對我一往情深的上海少婦、藍月外傳、露出放尿的乖巧資優生、少年派-人生編劇
翩,照皇上遺詔表達的意思,皇上駕崩之前定和宋楠有過一番長談?;噬献灾痪糜谌耸?,沒有叫太后去說話,沒有叫皇后去說話,也沒有叫其他臣子,只是和宋楠‘剖白心跡’,足見宋楠和皇上之間的關系已經超越了臣子和皇帝的關系,甚至超越了親情,上升到另外的一個層面了。 “朕病重以來發生的一切,讓朕明白了什么叫人心,朕一直以來都將眾人口中所言忠君之言,所行忠君之舉視為發自內心,但朕病重之后,朕所聞所見讓朕恍然大悟,原來人心難測并非虛言,朕臨死之前明白人心難測,雖有些失望,但起碼朕清醒著離開人世,而非被蒙蔽著死去,所以朕還是欣慰的?!?/br> “鑒于朝中形勢,朕不得不做出應對,我大明江山從父皇手中傳入朕手,而朕也要穩穩妥妥的將他傳下去,任何對于大明社稷的覬覦和危害之行,朕都決不允許,哪怕是朝中重臣,宮中至親,你可對朕不仁不忠,但不可對大明社稷不仁不忠,這是朕的底線,這是朕最后的態度?!?/br> 張太后臉色蒼白,她聽得出來,正德雖沒有點名,但所謂宮中至親不仁不忠的指責便是指自己了,眼淚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落了下來,打濕了頜下的絲巾。下方的楊廷和等人也都明白,所謂朝中重臣所指何人,此刻他們匍匐于地,大事失敗的恐慌,對正德的愧疚之情一起涌上心頭,心中五味雜陳,情緒波動之際幾欲放聲大呼。 “朕無子嗣,故而皇嗣之選成為朝中大事之首,以至于朝中因此人心浮動變亂叢生,于此事上朕是有責任的。然通過此事,也讓狼子之心昭示于天下;逆賊朱宸濠意圖謀國奪位,幾欲得手,敗露之后起兵叛亂,這便是最好的明證。而朕重病期間,有人假借朕之口偽造所謂皇嗣之詔,此事也經宋楠查實,朕也親眼目睹偽詔副本,真叫朕切齒咬牙痛心疾首。朕絕不容逆臣如此膽大妄為,朕此詔第一件事便是授命宋楠徹查此事,查出攪亂朝政目無君上禍亂朝廷之人,一經查出,無論其身居何位,一律按律法嚴懲不貸?!?/br> 這是第一次從正德的遺詔之中確認了有一份假遺詔的存在,之前在養心殿前,大多數官員聽宋楠說楊廷和等人手中的遺詔是假遺詔的時候,都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與其說他們太信任楊廷和不會做出這種事,還不如說他們其實是對宋楠的排斥和不信任。即便宋楠有鼻子有眼的背誦出那遺詔的內容,很多人也只是把此事當成是宋楠的詭計。而現在,皇上的遺詔上點出此事,官員們大為震驚,楊廷和這個眾人眼中的完美人物,居然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當真匪夷所思。 “朕對皇位的人選早有定議,朕決定立淮恭王朱載坮為皇太子,朕殯天之后,由朱載坮繼承大統君臨天下,列位臣工當不遺余力輔佐新皇,讓我大明江山穩固振興千秋萬代?!?/br> 群臣終于知道了未來的皇帝是誰,雖然這位淮恭王名不見經傳,很多人甚至都沒見過他,但一旦確立他為未來新皇,很多人終于松了口氣;關于皇嗣人選的問題數年前便開始爭論猜測,以至于釀成了朱宸濠叛亂,楊廷和矯詔等一系列惡劣的事件,到現在為止,終于塵埃落定,花落一家。 沒有人去想這位朱載坮是什么樣的人,是昏庸還是圣明,也無人去想為何正德會矚意于他,大明朝成百上千的藩王,皇位的人選落于任何一人的手中他們都不會驚訝。骨子里,這些臣子們只懂得一件事,只要這個人姓朱,身上流著的是太祖的血脈,那便沒什么可反對的。更何況是皇上的遺詔宣布的,那更是無可置疑了。 宋楠也暗中注意著群臣的反應,朱載坮這個人選本就是他和楊一清張侖倉促之下的選擇,面對皇嗣之爭的日益白熱化,宋楠不得不推出一個人選來參與競爭,而對于這位朱載坮他壓根都沒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在去江西的時候聽王守仁夸贊過這位年幼的郡王,回京之后,當和楊一清張侖商議推舉人選的時候,宋楠只是隨意的提了一句朱載坮的名字,楊一清和張侖定以為宋楠已經深入了解過這位郡王,之后鄭重的和正德商談了此事,而正德居然也同意了。宋楠今日在正德臨終之前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心中其實也很吃驚,但事已至此,宋楠也只能順水推舟,而這位朱載坮莫名的便成為了未來的皇上,這連宋楠自己都覺的太過兒戲。 無論如何,此事已經板上釘釘,宋楠也無暇去想這么做的對與錯;但終歸是有些心虛,所以才如此關注群臣的反應。沒想到的是大家都很平靜,仿佛這朱載坮本就該繼承皇位一般,這讓宋楠徹底的放下心來。 “鑒于朱載坮年紀尚幼,即位之后難以親政視事治理國家,朕經深思后作如下安排,授宋楠、張侖、楊一清、陸機為顧命四臣,輔佐新君料理國事,至新皇視事親政為止。特加張侖太子太保銜、加楊一清文華殿大學士入內閣。四顧命之臣須得對新皇悉心教導,宋楠以顧命首臣負首責。鎮國公宋楠多年來為大明鞠躬盡瘁勞苦功高,難得的是居功不傲對朕忠心不二,朕心甚慰;今授宋楠鎮國郡王之爵、加太保、授奉天殿大學士銜,朕望宋楠記得答應朕的話,不負朕之重托,全心全意輔佐新皇,讓我大明蒸蒸日上,朕也好泉下告慰列祖列宗?!?/br> 廣場上一片抽氣之聲。當年英國公張懋在世時雖加了柱國、少保等榮寵備至的頭銜,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