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8
書迷正在閱讀:原始人之現代艷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憐卿甘為身下奴、俗氣逼人、一個46歲的長春老女人、仙路美人圖(曉林修改版)、亂游記、對我一往情深的上海少婦、藍月外傳、露出放尿的乖巧資優生、少年派-人生編劇
本以為京城之中的形勢不至于如此險惡,但現在看來,卻是危機重重。大人,我請您應允屬下一件事?!?/br> 第一卷蔚州雪第八五一章闖寢殿 宋楠微笑道:“什么事?” 王勇鄭重道:“若事不可為,請大人暫時隱忍,不要逼得那幫人紅了眼,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br> 宋楠哈哈大笑道:“沒想到你王勇也能說出這樣的話,你這是沒信心了?!?/br> 王勇道:“卑職自己倒是沒什么,卑職的命死不足惜,但大人的命可是金貴的,如果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還請大人惜命為好?!?/br> 宋楠微笑不答,眼睛看著遠處逐漸接近的大明門高大的城樓不語。 王勇嘆了口氣道:“我知道大人是不肯妥協的,說了也是白說,總之卑職死命護著大人周全便是。大人執意要進宮見皇上,但皇上如今已經是彌留之態,那封遺詔也無法證實,大人這么做真是教屬下費解?!?/br> 宋楠充耳不聞若有所思,忽然道:“王兄弟,有些事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我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你稍后便知?!?/br> 王勇愣道:“什么?” 宋楠一笑,指著前面道:“大明門到了,嚯,這么多兵馬在這里,咱們的面子還真不小?!?/br> 王勇抬頭看去,但見大明門宮前廣場上,密密麻麻的士兵靜靜矗立,默默的注視著逐漸接近的兩人,王勇呼了口長氣,高聲道:“大明鎮國公宋楠進宮見駕,請讓開道路?!?/br> 一名馬上.將官默默揮手,士兵們嘩啦啦分開一條通道,通道的盡頭便是大開著的宮門,兩名宮門內侍像往常一樣站在宮門內等著驗看進宮腰牌。 宋楠翻身下馬,目不斜視,闊步走向宮門。 …… 朝鐘咣咣咣的響起,奉天殿前,文武百官三三兩兩的聚集,這是近一個月來的首次朝會,皇上病重之后,早朝便成了過場,眾人上朝之后只朝著空蕩蕩的龍座跪拜之后便散朝歸衙。 皇上病重之后,朝中流言甚多,關于新皇的人選問題更是議論的焦點,甚至連朝廷大軍正在和叛軍決一死戰之事都被放在了次席;很多有鼻子有眼的流言連細節都描繪的很清楚,但作為知曉內情的少數幾名朝廷重臣,卻保持著緘默。 張太后神色肅穆的坐在寶座上,看著眾臣向自己行禮,她的臉上無喜無悲,她坐在自己病重的兒子平日坐著的寶座上,但其實她對權力沒有絲毫的**,她想的只是,如何讓大明朝的江山延續下去;雖然病重的兒子讓她這個當母親的心中也很難受,但這種感情也只是某時刻的短短一瞬而已。 皇室之中談親情,那是奢侈的,她需要壓抑住自己的情感,好好的將這段時間熬過去,等待一個新的合適的人選坐上寶座,她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將來泉下也可坦然面對自己死去的丈夫了。 “諸位大人,太后今日臨朝,乃是有一件大事要宣布?!睏钔⒑统隽姓f話,頭發上還沾著一根剛才在城門口伏地時黏上的一根小草莖。 “諸位都知道,皇上已經病了很多天了,近幾日已經是水米不進,我等臣子無不心內如焚,恨不得以身相代?!睏钔⒑脱劭粲行┌l紅,庭上不少官員開始抹淚。 “廷和知道諸位大人心中難受,但太后比我們更難受,廷和代表文武百官請求太后保重身體,生死之事乃天之左右,人力也無回天之力?!?/br> “太后保重身體!”群臣道。 張太后微微點頭,低聲道:“哀家知道了?!?/br> 楊廷和回過頭來看著群臣道:“皇上病重,諸位大人一定關心皇嗣的人選問題,這件事廷和和諸位大人商議多次,經太后首肯,終于選定了人選。國不可無主事之君,這件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今晨廷和覲見皇上,和皇上談了這件事,皇上雖口不能言,但臣看得出他是同意臣的建議的。原本今日關于新皇人選的圣旨是要作為遺詔公布的,但太后和老臣都認為,早一些宣布也好,免得朝廷上下猜疑謠傳,反倒給別有用心之人以挑撥生亂的機會,故而今日朝會便是要將這圣旨宣讀給諸位大人聽,并于朝后昭告天下,公告萬民?!?/br> 大部分官員一點也不意外,意外的只是那些遠不在權力中心,或者連皮毛也碰不上的靠邊站的官員,他們倒是極為興奮。 “有人定要說,皇上尚在便公布新皇人選是不合時宜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之行,臣也有這個想法,但太后說,這正是皇上的意思,吾皇心中一直憂慮的便是即位的人選,早一些宣布也少一分煩擾,更何況只是宣布而已,臣子們自然是希望皇上能早日康復,這一節希望諸位大人心中明白?!?/br> 群臣微微嗡嗡了一會兒,有人小聲的竊竊私語,楊廷和皺眉道:“諸位有話就說出來,不用在私底下嗡嗡?!?/br> 眾官忙閉嘴,楊廷和滿意的掃視全場,欲待進入正題,忽聽有人道:“楊首輔,我有個疑問?!?/br> 楊廷和抬眼看去,說話之人是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吳邈,此君是楊一清舉薦入都察院任職,原是西北某州巡撫,楊廷和因為上次被宋楠追問陸完和梁儲的事有些難以應付,倒也沒跳出來反對。 “吳大人有何疑問?” 吳邈道:“今日既然事宣布如此大事,朝中重臣該當全部在朝方可,楊大人難道沒發現兵部尚書楊一清大 人,英國公、鎮國公兩位國公都沒上殿么?這三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