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7
書迷正在閱讀:原始人之現代艷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憐卿甘為身下奴、俗氣逼人、一個46歲的長春老女人、仙路美人圖(曉林修改版)、亂游記、對我一往情深的上海少婦、藍月外傳、露出放尿的乖巧資優生、少年派-人生編劇
來道:“鎮國公和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上門,可是老夫犯了什么大事不成?” 話音落下,簾幕掀起,一名四十許人黑袍男子出現在廳中,宋楠抬頭打量,一張方正的面孔,濃眉大眼中依稀看出當年的樣子,只是臉上皺紋不少,胡須也遍布腮邊唇周,老了許多,但卻渾身透露出一股說不出來的威嚴和自信來。 這便是當世大儒王守仁,一個直到后世都被津津樂道,享受他人尊崇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王守仁,便活生生的雙目噴火的站在自己的面前。 “王大人,叨擾叨擾了?!彼伍鹕砉笆值?。 王守仁冷哼一聲道:“鎮國公,我王某人可是犯了什么罪么?” 宋楠笑道:“此話怎講?” 王守仁道:“錦衣衛破門而入,這不是要來拿王某人么?不是犯了罪是什么?” 宋楠哈哈笑道:“沒有沒有,只是來拜訪而已?!?/br> “有你們這么拜訪的么?在你鎮國公看來私闖民宅不請而入便叫做拜訪么?王某活了這么大倒是第一次見到?!?/br> 宋楠擺手道:“王大人,我也不想這樣,誰叫你見到我宋楠如見蛇蝎,誰都見唯我宋楠不見,我也只能不請自進了?!?/br> 王守仁冷笑道:“我見誰不見誰是我的自由,就算你貴為鎮國公,也管不到我心中好惡吧?!?/br> 宋楠淡淡道:“那是自然,我也壓根沒想管。你不想見我,其實我也不想見你?!?/br> 王守仁怒道:“那便請鎮國公自便?!?/br> 宋楠臉色垂下,凜然道:“我雖不想見你,但職責所在我卻不得不放棄個人的好惡顧忌朝廷大事,我來見你可不是要來和你稱兄道弟的,是有重要公務要談,王大人如今是當世大儒,但卻也是我大明命官,為了朝廷的事情我來見你天經地義。你不見我便是瀆職,我踹你的門進來可有錯?” 王守仁臉色難看,忍住怒氣道:“到被你說出道理來了,王某長見識了?!?/br> 宋楠面色緩和微笑道:“王大人,你我不必這么劍拔弩張,我可沒得罪過你,咱們還是好生談談公務吧,我親自來找你,你該知道這不是小事?!?/br> 王守仁微微點頭,擺手吩咐道:“上茶,看座?!?/br> 第一卷蔚州雪第七八六章意外的投緣 廳上氣氛著實尷尬,王守仁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自顧自面無表情的喝茶,既不招呼也不客套,倒像是眼前的大明鎮國公和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不存在一般。這是一種變相的冷暴力,文人表示心中不滿的典型表現方式。 宋楠絲毫不以為意,抿了口茶水微笑道:“王大人,京城上下都在說你王大人的事情,聽說你倡導心學學術甚是高明,不知可否說一說這心學之事呢?” 王守仁淡淡道:“雕蟲小技而已,倒也不必說此事?!?/br> 宋楠搖頭道:“王大人這可不是謙虛,這是不愿意跟我討論此事呢,是否因為我是一介武夫,跟我說這些有對牛彈琴之嫌?” 王守仁一笑道:“可不敢這么比喻,鎮國公不是來談公事的么?咱們還是談公事的好,王某午后從不談學術,要談明日請早?!?/br> 孫玄忍不住道:“王大人休得無禮,你面前的是大明鎮國公,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的宋大人,你這是什么態度?” 王守仁冷笑道:“用不著孫鎮撫提醒,王某知道你們是什么人,但學術之事愿不愿意談是我的自由,難不成我想說什么不想說什么也要受你們約束不成?” 孫玄氣結,欲出言呵斥,宋楠微笑擺手道:“孫鎮撫莫要插言,王大人不愿說是他的自由,我們豈肯強人所難?不過王大人,你莫以為我是隨口一提,事實上我今日來此的目的之一便是向當世大儒討教一番心學精髓,剛才見那些儒生文士川流不息的來拜訪,便可知這心學有其獨到之處。我和王大人見面卻不討教心學鼻祖,豈不是入金山空手而回?王大人定是以為我乃一介莽夫,不屑與我談論此事吧?!?/br> 王守仁淡淡道:“王某人可沒把鎮國公當莽夫,鎮國公表現出的大本領我大明上下無人能望其項背,鎮國公是大智慧大謀略之人,王某的心學學術只不過是窮極無聊無所事事的胡思亂想罷了,入不得鎮國公之耳?!?/br> 宋楠擺手笑道:“此言差矣,說句心里話,在我看來,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容易,建言立說改變方寸之地的大腦卻是最難之事?!?/br> 宋楠指了指自己的頭道:“軍中有軍令,國中有國法,但有法令所約束,人的行為都可預期和管束,但這些只是對行為的約束,你永遠不知道人的腦子里是什么想法。而孔孟程朱之所以稱之為先賢,便是他們的改造了人的想法,讓人們發乎內心的遵從其教誨的行為準則,這種準則比之法令條文的強行規定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甚至可以用偉大和不朽來形容。我華夏之邦無論經歷過多少朝代的變更,朝代更替,人事興衰,但這樣的東西卻一直得以留存發展,這豈是為了一朝一代的興衰所建立的些許功勛能夠相比?王大人的心學能夠和程朱先賢的理學分庭抗禮,這便是一位圣賢的誕生,宋某發自內心的佩服和崇拜,而非矯情敷衍之語。不管王大人愿不愿意同我說一說這心學為何物,這一點我須得鄭重說出來,還請王大人明了。若心學之說比之程朱之理更契合人心,我倒是愿意接受心學的洗禮,而非抱著成 規不放?!?/br> 王